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梳理汉语文献,并跟亲属语言进行比较,文章认为“臾”字的早期意思是“腹、胃”,跟西夏语等亲属语言同源;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文章理清了“腴”字词义的发展演变。“臾”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腴”字是其早期写法。通过比较“要”字的构形,文章认为“臾”字象双手抚腹形,后通作“腴”。

  • 标签: 亲属语言词义比较 跨语言词义比较
  • 简介:核心词是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许多词义都由这些词派生出来;核心词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认识语言里的词语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对文献进行解读。文章研究核心词词义的演变模式,不仅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还进行跨语言的比较。跨语言的比较,就是寻找语义演变的共同模式,而这种共同的语义演变模式,对于我们解读文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专门讨论比较词义在文献解读中的作用。

  • 标签: 核心词 比较词义 跨语言语义比较 文献解读 训诂
  • 简介:“星”是斯瓦迪士(M.swadesh)《百词表》中的核心词,是语言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词。文章运用历史语言学理论和成果对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星”进行全面研究,对“星”的语音、词义演变进行了全面梳理。

  • 标签: 历史比较 音义
  • 简介:运用比较法可以确立语言的亲属关系,重建语言的早期面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研究者尝试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文章运用“语义场-词族-词”三级比较法来整理汉语核心词“足”,并将其与汉藏语系的亲属语言进行比较。

  • 标签: 历史比较 语义场 词族 “足”
  • 简介:本文依据汉语文献材料讨论汉语核心词“手”的早期音义形式,并勾勒了汉语表示“手”义的这组词的发展演变。

  • 标签: 核心词 早期音义 演变
  • 简介:本文认为,上古汉语有*A-前缀,文献中用“于、於、乌、阿”等字来标记。这个*A-前缀可以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之前。*A-前缀早期有小舌音声母,这个*A-前缀和亲属语有共同来源。小舌音声母脱落后,*A-前缀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 标签: *A-前缀 功能 来源 发展
  • 简介:<正>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其用字很常见,但其冷僻的含义却鲜为人知。后人在解释这些词时,多曲为之说,一般字辞典也很少收录这些义项。我们觉得应加强对古代汉语僻义词的研究,这种研究对训诂学、汉语词汇学的研究都很有用。

  • 标签: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庄子 汉语词汇学 孟子 义项
  • 简介:<正>几千年来,中外学者对《诗经》作过精深的研究,名家辈出,成就巨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诗经》里所有的问硕都解决了,其他问题姑且不论,单就《诗经》训诂而言,也还有很多未解开的谜。要解开这些谜单靠文献恐怕是不行的。本文引进汉藏比较语言研究成果,试图解开这些谜。兕觥《诗经》里兕觥连文,一共出现了四次(周南·卷耳》、《豳风·七月》、《小雅·桑

  • 标签: 藏缅语 汉藏语言 上古汉语 亲属语言 诗经 说文
  • 简介:读《说文段注改篆评议》黄树先在中国传统语言学史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段注面世后,许多学者部对它进行了研究,有关段注的著作,有清迄今,可以开列出一串书名。近几十年来,学者对段注的研究,多在发凡起例,且多为单篇文章。从宏观着眼...

  • 标签: 《说文》 说文段注 《玉篇零卷》 段玉裁 古今字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