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方(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联合直接后方(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DAA联合DPA治疗18例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43.2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13例股骨头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下方,5例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上方;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4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2例。采用DAA处理股骨头骨折,采用DPA处理髋臼骨折。术后行骨盆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情况;按照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75~205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240~600 ml,平均371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3例患者伤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均于术后6~12周恢复。股骨头骨折均获得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示髋臼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2例,总体满意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Ⅰ级;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根据Thompson-Epstein评价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DAA联合DPA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能直视下复位、固定股骨头及髋臼后部骨折,可有效保护旋股内侧动脉、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重要结构,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后方(DPA)与Kocher-Langenbeck(K-L)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5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分为两组:A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为(42.2±14.7)岁;采用DPA钢板固定治疗。B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为(42.8±11.9)岁;采用K-L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0±15.7)min]、手术切口长度[(9.6±1.1)cm]显著短于B组患者[(115.2±42.4) min、(17.6±2.3)cm],术中出血量[(325.7±79.9) mL]显著少于B组患者[(404.2±147.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后获12~37个月(平均19.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A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19/21);B组优12例,良3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K-L相比,DPA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创伤更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处理髋臼后部骨折。

  • 标签: 髋臼 骨折 手术入路 后柱 后壁
  • 简介:摘要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也等同于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即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因此手术的选择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适的手术不仅显露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理想的复位质量和固定效果,而且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小手术创伤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髋臼骨折的手术选择与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临床表现等密切相关,手术疗效取决于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及手术创伤程度等,而这些均与手术的选择密切相关。目前可供选择的手术大致分为前方和后方;但由于髋臼骨折的复杂性,没有一种手术能解决所有的髋臼骨折,而且每种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优势及不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LRA)治疗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7例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25例,女12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36.2岁。骨折按Tile分型:C1.3型31例,C2型5例,C3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RA探查、松解腰骶丛神经并复位骶骨骨折,采用骶前钢板或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后环,然后固定前环并处理髋臼骨折。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神经肌力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5~228 min,平均155.0 min;术中出血量为680~2 440 mL,平均1 070 mL。所有患者术后获1~8年(平均2年)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9.2%。随访期间4例患者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骨折不愈合并复位丢失;其余32例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1周)。末次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肌力恢复至M5(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2例,肌力恢复至M4(神经症状恢复良好)7例,肌力恢复至M1~M3(神经症状部分恢复)5例,肌力为M0(神经症状无恢复)3例。结论LRA能较好地显露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环内侧,可直视下松解骶前受卡压及牵拉的腰骶丛神经,结合下肢牵引可达到骨折的满意复位,是治疗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一种较理想手术

  • 标签: 骨盆 骨折 腰骶丛 创伤和损伤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