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材料]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 标签: 中央经济 会议精神 制定经济
  • 简介:构建知识体系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解答政治试题的重要参照.整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能使零碎的知识相互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形成知识网络,既便于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也便于我们在解答综合题时形成发散性思维,找到知识间的联接点.我们在复习政治学科时,如果能够明晰《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能力要求,全面、系统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并运用知识体系、结合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去组织答案,其针对性和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基本原则 复习应 学科复习
  • 简介: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高考政治学科命题体现国家意志,反映社会生活实际,关注民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体现时代特色、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因此,反映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等必然体现在政治试题中;历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也把“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列考高考的必考内容.由此可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积累一定量的时政语言,并能将这些时政语言正确地运用到政治试题的解答中,是我们应对2017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必修课.

  • 标签: 关注时政 时政热点 时政语言
  • 简介:[背景材料]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

  • 标签: 屠呦呦获 打开窗户 生理学医学奖
  • 简介:<正>赵母嫁女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赵氏的女儿要出嫁了,在女儿临上轿前,赵氏叮嘱女儿:“过了门,千万不要急于做好事。”女儿觉得奇怪,便反问道:“不做好事,难道去坏事?”赵氏说:“好事尚且不要做,何况是坏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所以,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

  • 标签: 《世说新语》 笑林广记 中学生阅读 事物发展过程 现代化建设 证法
  • 简介: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制定的。通过对新修订的人教版教材与2018年新颁布的考试大纲对照比较可以发现,有很多考点教材并未涉及。这是因为,2017年新版教材修订比例较大,变化较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应对2018年高考的考生应该了解考纲中有而教材中没有的、新版教材已经更新和变化了的知识点,特别要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以便在考试中适应新提法,应用新观点,解决新问题。

  • 标签: 考试大纲 新版教材 十九大
  • 简介:高考的选拔性质和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指导思想,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与考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中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现象凸显,这启示广大师生:如果能够适当地注意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对于考生准确地理解教材、解答试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政治学 知识 渗透现象 学科交叉 交叉渗透 高考
  • 简介:一、典型试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等。

  • 标签: 评分细则 市场准入规则 市场主体准入 登记制度 改革方案 商品质量
  • 简介:必修1《经济生活》线索一、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线索归纳:1.货币的本质和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问题: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和效果(内)——外汇汇率(外)——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内、外)2.商品的价格问题:价格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价格变动的规律(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什么要保持物价稳定——如何保持物价稳定。

  • 标签: 价格问题 模块 政治 高中 价值规律 经济生活
  • 简介: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1)古代辉煌:古代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曾中断。

  • 标签: 文化生活 专题复习 单元 中华文明 人类历史 中华文化
  • 简介:一、选择题1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 标签: 模拟试题 政治 高考 选择题
  • 简介:【背景材料】2010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会议强调,专项行动要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为重点内容,以新闻出版产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领域,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地区,

  • 标签: 假冒伪劣商品 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产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 植物新品种权 国务院总理
  • 简介: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考点解析】1.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 标签: 经济生活 专题复习 按劳分配 单元 生产资料 物质基础
  • 简介: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美国政府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使该协议搁浅。2004年11月,

  • 标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人类社会 《京都议定书》 新阶段 2004年11月 温室气体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