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处于康复期肾移植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从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在我院肾移植患者中随机选取 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在其康复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每组 42例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的差异,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而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干预前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58.69±5.76)分、( 60.59±4.96)分、( 56.91±8.34)分,干预后其三项评分分别达到( 69.85±8.69)分、( 73.16±5.86)分、( 75.14±6.43)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合护理组研究对象干预前上述三项评分分别为( 59.07±3.44)分、( 59.46±9.76)分、( 56.43±7.13)分,干预后其三项评分分别达到( 81.06±9.63)分、( 85.17±6.49)分、( 88.07±4.93)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之下,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三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三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期间,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发生并发症 13例和 7例,发生率分别为 30.95%和 16.67%,综合护理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处于康复期肾移植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其社会功能,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肾移植,康复期,综合护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诊综合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价值,旨在降低急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1月为研究对象纳选时间,共计纳选急性DVT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发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15例,分别施于急诊常规护理及急诊综合护理,评价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下肢肿痛、重度下肢静脉淤积性改变、肺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经SPASS22.0检验p

  • 标签: 急诊综合护理 急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意义。方法: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 6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 12 h血管再通率、胸痛缓解时间等救治效果指标以及其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等预后效果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有 17例和 24例研究对象在救治后 12 h血管再通, 12 h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53.13%和 75.00%,胸痛缓解时间分别为( 149.88±10.64)分钟和( 93.77±9.63)分钟,相比之下,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 12 h血管再通率更高,胸痛缓解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和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59.11±9.36)分和( 77.08±6.87)分,相比之下,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有 8例和 4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 21.88%和 12.50%,相比之下,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升患者 12 h血管再通率,缩短其胸痛缓解时间,改善其救治效果,并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救治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