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战救训练模式针对聘用制护士开展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方法2019年8—9月,对天津康复疗养中心240名聘用制护理人员展开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5人和对照组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培训,观察组采用战救训练模式培训培训后随堂操作技能考核并做护士灾害准备度问卷,比较2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5项专项成绩分别为(96.15 ± 3.17)、(94.75 ± 5.41)、(95.17 ± 4.58)、(95.87 ± 3.44)、(91.68 ± 4.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7.56 ± 6.75)、(87.22 ± 4.35)、(90.12 ± 5.44)、(89.78 ± 5.89)、(80.12 ± 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40~3.652,P<0.01)。灾害准备度2组得分均处于灾害准备度中等水平,观察组在总得分、灾害知识、灾害技术阶段得分分别为(4.66 ± 0.16)、(4.83 ± 0.72)、(5.11 ± 0.87)分,高于对照组的(3.73 ± 0.27)、(4.13 ± 0.27)、(4.42 ± 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14、2.516、2.891,P<0.01)。结论利用战救训练模式开展灾害护理救援技术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灾害现场急救技术水平及灾害准备度,但在灾后管理方面还需要强化培训

  • 标签: 灾害护理 救援技术 战伤救治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南山区公众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月至12月通过问卷方法对宁南山区775名公众开展CPR有关急救知识调查,观察采取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开展CPR培训前后公众的CPR知识知晓率、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操作考核合格率情况。结果培训后,公众在熟知急救电话、意识判断方法、呼吸停止判断方法、人工呼吸实施方法、CPR有效指征以及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方面的CPR知识评分、操作考核评分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升〔急救电话(分):82.68±8.54比60.25±10.38,意识判断方法(分):79.46±10.82比58.35±9.26,呼吸停止判断方法(分):80.85±9.64比59.26±11.45,人工呼吸实施方法(分):81.54±9.48比56.47±10.5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分):80.35±10.48比59.56±9.85,CPR有效指征(分):81.02±9.45比58.21±8.69,操作考核评分(分):60.25±10.45比50.38± 9.68,操作考核合格率:60.39%(468/775)比12.13%(94/775),均P<0.05〕。结论采用PTC模式有助于公众CPR培训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初级创伤救治: 培训 宁南山区 公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卫医师规培)的态度及认知状况,为推动我国公卫医师规培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选择江苏省和广东省、山西省和湖北省、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2 193名,调查样本量估计为1 933人。结果调查对象1 716名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中,公卫医师规培的总支持率为70.7%(1 213/1 716);875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调查对象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对公卫医师规培的支持率为61.6%(318/516),低于本科学历组的73.1%(225/308)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组的86.3%(44/51)。公卫医师规培年限认知为2年的占14.9%(232/1 555);规培主要方式认知为现场实习的占60.4%(933/1 544);在培训主要内容上选择“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实践”的为86.6%(1 355/1 564),选择“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为76.7%(1 199/1 564)。结论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对开展公卫医师规培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尚未形成共识;对培训时限、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认知程度不足。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学历者是试点期间加强宣传动员的重点群体。建议全国CDC系统推行公卫医师规培,以实践效果促进全行业形成共识,加快论证和出台公共卫生人才毕业后的教育制度。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公共卫生医师 规范化培训 态度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汇报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招聘的14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新入职的7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新入职护士除按照常规《新入职护士大纲》要求进行培训外,开展病例汇报模式,共6个月,每个月1次。对照组按照《新入职护士的大纲》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后由护士长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理论能力、主动交流能力、遇到问题解决能力、工作配合能力、应急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PPT制作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的评价中,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理论能力、主动交流能力、遇到问题解决能力、工作配合能力、应急能力、PPT制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实施病例汇报模式,能促进新入职护士主动学习,提升新入职护士分析病情的能力,提高工作的胜任能力。

  • 标签: 在职培训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病例汇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镜下黏膜活检术中应用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在儿童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4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在40例患儿中,3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其中9例为诊断困难病例。2.气管支气管结核33例,包括24例(72.7%)干酪样坏死物破溃入管腔,9例(27.3%)黏膜肿胀、外压;支气管黏膜活检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为肉芽肿、淋间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改变;不同部位快速现场微生物学评价(M-ROSE)阳性不一:干酪坏死处阳性6例次(13.6%,6/44例次),肉芽增生处阳性4例次(12.5%,4/32例次),充血水肿处阳性2例次(22.2%,2/18例次),黄白色坏死物处阳性0例次,病变与正常黏膜交界处阳性54例次(81.8%,54/66例次);黏膜病理均为肉芽肿、渗出、坏死改变,其中22例结核性肉芽肿,5例特征性结核结节,11例抗酸染色阳性。3.结核性胸膜炎7例患儿,胸腔镜下为胸膜黏连严重,胸膜充血、水肿,4例临床诊断困难的病例清理黏连带后见胸膜散在分布干酪样粟粒结节;胸腔镜下活检C-ROSE以坏死、组织细胞为主要表现,见多核巨细胞,但肉芽肿少见;不同部位M-ROSE结果:粟粒样结节处阳性8例次(占80.0%),黏连带处阳性0例次,充血水肿处阳性2例次(14.3%);活检病理提示肉芽肿、坏死改变,其中3例特征性结核结节,2例抗酸染色阳性。4.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检测19例患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其中NGS阳性7例(36.8%),Xpert MTB/RIF阳性8例(42.1%),NGS和Xpert MTB/RIF均阳性5例(26.3%)。结论呼吸内镜联合ROSE技术在儿童活动性肺结核病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儿童 活动性肺结核 支气管镜 胸腔镜 快速现场评价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开始在全国10个省份启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本文从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定义出发,系统分析了国际、国内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解读了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设计与进展,并提出试点中重点工作内容的思考与建议,为下一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向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公共卫生医师 规范化培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教学模式在特种职业心肺复苏(CPR)指南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由居委会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各个城镇/街道办事处抽取特种职业人群进行CPR培训。2019年1月至12月每月举办1期,以2019年1月至6月采用传统操作示教联合个人练习方法培训的人员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7月至12月借鉴PTC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的人员作为观察组。两组培训师资、培训目标及考核标准一致。在每期培训开始、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自我效能水平等,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两组学员各503名,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上均无差异。培训前两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以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两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掌握水平以及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相关概念(分):4.39±0.76比3.87±0.89,黄金救命时间(分):5.71±0.49比4.53±0.62,第一目击者的含义(分):5.33±0.82比4.18±0.78,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分):5.12±0.73比4.07±0.73,CPR技能(分):5.29±0.64比4.15±0.71,均P<0.05〕,且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态度(分):18.17±1.24比17.35±1.25,自我效能(分):13.56±1.54比11.35±1.26,行为意愿(分):9.56±0.84比8.92±0.95,均P<0.05〕。结论采用PTC教学模式在特种职业CPR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特种职业人员掌握CPR知识和技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教学模式 特种职业 心肺复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联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低频波动幅度方法及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的自发脑活动特征及连接功能。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PD患者36例(PD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者31例(HC组),分别行3.0 T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BOLD)rs-fMRI和高分辨率3D-T1WI序列扫描,经图像处理,分别获取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LFF, fALFF)、低频振幅百分比(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值,所有结果均进行标准化,得到mALFF、mfALFF、mPerAF,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差异比较。然后,再基于ALFF、fALFF和PerAF的差异脑区与全脑其余体素进行基于种子的FC。分析差异脑区的mALFF值、mfALFF值、mPerAF值与统一帕金森病等级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评分、病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PD组的mALFF值在左侧楔前叶显著减低;mfALFF值在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后扣带回显著减低;mPerAF值在右侧直回、左侧眶部额下回显著减低(Alphasim校正后P<0.05)。PD组左侧楔前叶与双侧角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之间的FC减低,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FC增强。PD组左侧后扣带回与左侧楔前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之间的FC减低,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缘上回及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的FC增强(FWE校正后P<0.05)。PD患者左侧楔前叶的mALFF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30,P=0.049),左侧后扣带回(r=-0.409,P=0.013)、右侧内侧额上回(r=-0.352,P=0.035)的mfALFF值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几种rs-fMRI ALFF方法和FC可以更全面地显示PD患者的异常脑功能活动,结果主要稳定在默认模式网络区域和前额叶。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自发脑活动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室逃脱"游戏教学结合情景案例在神经内科护理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进行规培的102名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情景案例教学,观察组采用"密室逃脱"游戏教学结合情景案例教学。评估两组规培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评分、学习投入情况,并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教学前两组护生寻求真相、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学后观察组的寻求真相、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绪投入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学后观察组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绪投入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82.02±3.27)vs.(79.66±3.45)]、临床综合能力评分[(83.30±3.54)vs.(80.82±3.73)]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2.35%(42/51)。结论"密室逃脱"游戏教学结合情景案例可提高规培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规培护生投入学习,改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提升规培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对教学效果的认可率。

  • 标签: "密室逃脱"游戏教学 情景案例 神经内科 护理规培教学 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