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实质上就是抢夺类的被字句形式,二者的语义共性在于其论元间的狭义领属关系(包括领有者一隶属物关系和整体一部分关系),而领主句中的领属关系则是包含亲属关系在内的广义领属关系。领主句因之可表达获益和遭受两种语义。而保留宾语被动和抢夺类则只能表达遭受义。文章认为,狭义领属关系是三种句型的语义共性,而动词投射内的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是其语义共性得以句法实现的结构限制条件,三种句型中的遭受义则源自于领有者论元在各自的句法结构中被指派的历事、蒙事和夺事题元角色。

  • 标签: 领主句 保留宾语被动句 抢夺类双宾句 领属关系 非对称成分统制 历事
  • 简介:领主句与其他相关句型的句法推导并无本质不同,其“遭受/获得”语义源于领有名词在合并位置上被指派的题元角色。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是实现定指语义和领属语义的形式手段,也是语音部门和语义部门辨识句法体的结构图式。汉语有领主句而英语无领主句,是因为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赋义的参数化定值不同:英语设定为不定指语义,通过在spec—VP合并Ф不完整的there来实现;而汉语设定为定指语义,通过在spec—VP合并Ф完整的DP来实现。

  • 标签: 领主属宾句 局域非对称成分 统制结构 题元角色 参数化 跨语言差异
  • 简介:汉语句中的主语为定指致事,间为定指与/夺事,而直为无定指存事。句中三个论元的语义蕴含(题元角色)与其语音形式(格位)、句法结构(语类性质)都有匹配关系:致事主语承载主格、与/夺事间承载与格,二者都只能为定指短语DP;而存事直承载部分格,只能为具有数量修饰语的QP。基于文献中对名词短语的论述以及母语者的语言直觉,这种匹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兑现自然语言优化简约的最简理念。

  • 标签: 最简方案 汉语双宾句 名词短语 题元角色 格位形式 语类性质
  • 简介:汉语结构中,语素成分“给”、“走”或者其隐性形式在决定问的题元角色、结构的语义蕴含以及直接宾语的传递方向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VP投射内问和直之间的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关系制约着英汉语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连续统概念能更直观地显现汉语各类动词的属性。依据Chomsky(2005a,b;2006)探针-目标一致关系理论和不可解读特征移交性理论,英汉结构中的三个论元成分均可得到恰当的格赋值。

  • 标签: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 语素成分 双宾属性连续统 探针/目标一致关系 不可解读特征
  • 简介:汉语中含有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的“V+着”存现都仅仅表达事物的存在状态这类单一认知行为。但文章认为,这两类存现在如何实现存在状态方面有着本质不同,而这种差异可归因于汉语语素“着”具有的两种语义属性:持续性体态义和附着性实质义。文章基于引元结构理论的分析显示,非作格动词存现具有高位引元结构,而及物动词存现具有低位引元结构。基于引元结构理论的分析适切地实现了两类存现在语义蕴含、构词形态和句法推导三方面的完美匹配,因此是兑现最简理念的更优化分析。

  • 标签: 汉语存现句 非作格动词+“着”存现句 及物动词+“着”存现句 引元结构 高位引元结构 低位引元结构
  • 简介:文章从句法结构、形式特征和语义蕴含等方面对中介语语法中的虚指结构作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现出中介语there—be存现习得的如下特点:there-be句型中的存现对象要求具有非定指性语义,但存现名词的语义属性具有干扰作用;附加语成分的有无也可能影响英语there—be存现在中介语语法中的可接受程度;句法形式和语义蕴含不匹配的存现接受程度不高,等。因此,构建中介语语法理论时应该考虑把特征的可解读性与探针一目标一致关系相结合。

  • 标签: 最简方案 二语习得 虚指词there 探针-目标一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