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RVO继发ME患者15例30眼,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5人1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仪扫描黄斑区3 mm×3 mm范围,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I)、中心凹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中心凹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比较患眼与对侧健眼对应参数及患眼和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组眼参数;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患眼BCVA、CMT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各参数间的相关。结果与对侧健眼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对侧健眼AI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眼BCVA(LogMAR视力)与FAZ面积和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614、0.609,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17、-0.593,均P<0.05);CMT与FAZ面积、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523、0.610,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37、-0.608,均P<0.05)。结论CRVO继发ME患眼黄斑血管特征改变为中心凹区毛细血管减少所致血流量减少,且其对侧健眼也存在相应的血流量改变;患眼ME程度及视力损害程度与黄斑中心凹形态破坏程度及黄斑中心凹血流量相关。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比较不同类型耳鸣的掩蔽试验效果,探索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主观耳鸣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病史调查,同时行纯音测听、耳声发射、耳鸣检测及掩蔽,分析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各类耳鸣掩蔽试验的情况。结果耳鸣发生以左侧最常见,双侧耳鸣次之,右侧耳鸣最少。城市人口及脑力劳动者居多,病程中以慢性耳鸣患者(病程>1年)最多。耳鸣高频及低频耳鸣患者掩蔽最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71.6%及73.6%,而中频耳鸣掩蔽有效率仅有52.2%。结论耳鸣患者各项特征与掩蔽试验、耳鸣频率等有较大相关,可作为耳鸣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主观性耳鸣患者 临床特征 分析讨论
  • 简介:摘要:博罗县属惠州市管辖,是粤东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它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比较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博罗县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全,灾害频发,突发性强、危害大、隐蔽高的特点使得发展和安全需要统筹,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本文旨在分析博罗县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及发展趋势,揭示其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提出防治措施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EB病毒(EBV)活动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常规进行EBV血清学检测的确诊HFRS患者,根据其有无合并EBV感染分为2组,即EBV活动组和无EBV活动组。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间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188例HFRS患者,其中EBV活动组73例,无EBV活动组115例,HFRS患者EBV活动率为38.83%(73/188)。EBV活动组患者出现腰痛、腹痛、皮肤黏膜充血及球结膜水肿的比例[57.53%(42/73)、42.47%(31/73)、57.53%(42/73)、50.68%(37/73)]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42.61%(49/115)、20.00%(23/115)、39.13%(45/115)、28.70%(33/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983、11.008、6.083、9.239,P均< 0.05)。EBV活动组病程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1期、2期和3期者分别为10、7和43例,无EBV活动组分别为5、13和53例。EBV活动组AKI程度重于无EBV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15,P < 0.05)。且EBV活动组肾功能恢复超过15 d者比例[23.29%(17/73)]、白细胞计数[11.26(3.39 ~ 54.23)× 109个/L]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6.96%(8/115)、10.03(2.91 ~ 66.99)× 109个/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330,Z = - 2.003,P均< 0.05)。结论HFRS患者可能使体内潜伏EBV活动,使其临床特征复杂化,肾功损伤程度重且肾功恢复时间延长。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EB病毒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TIA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我院6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TIA发作中止,14d内无复发;4例14d内仍有TIA反复发作,但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2例出现皮下注射部位紫癜,停用后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解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广大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各个学科都在积极的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地理在高中教育体系是一门文科课程,但又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它具有一定的实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能够学以致用,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高中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学习平台,正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地理学科知识,同时应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地理专业知识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高中地理 有效性 课堂教学 措施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但是由于现在电力工程的数量大量增加,而规模又有了较大的提升,所以在进行电力管理的时候,难度有了相应的提升。从本质上而言,电力档案是电力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通过档案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电力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管理措施的制定,在解决问题方面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电力档案的数字化编研,不仅可以提高电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对于档案的统一规划能力。本文就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的发展以及重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电力档案管理水平。

  • 标签: 电力档案 数字化编研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期血管痴呆症的临床特点及患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老年期血管痴呆症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痴呆程度与梗塞灶(出血灶)面积、数目、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35例痴呆患者中多灶脑梗塞21例,占60%;额、顶、颞、枕叶梗塞9例,丘脑梗塞7例,小脑梗塞1例,脑干梗塞2例,脑萎缩伴明显侧脑室周围低密度23例;跟踪过程中有3例患者痴果症状严重,均为多发性及大面积面梗塞。结论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是治疗和减轻血管痴呆的关键环节,再配合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会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老年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的有效及安全。方法:收集 201 7 年 1~ 12 月确诊为特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24 例( 24 只眼),神经上皮层最小裂孔直径 ≥45 0μm ,随机分为两组:第 1 组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行黄斑孔周围内界膜剥离术,第 2 组为联合内界膜移植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行游离内界膜移植于黄斑孔,两组均行无菌气体充填。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 1 、 2 、 3 、 6 个月 BCVA (最佳矫正视力) 和 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 1 ~ 6 个月裂孔闭合率联合治疗组为 100% ,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裂孔未闭合 2 例,重新行游离内界膜移植最终闭合。联合治疗组裂孔闭合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间 BCVA 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内界膜剥离组。结论: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 标签: 黄斑裂孔 游离内界膜 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火电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热工自动化系统已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枢纽,操控了厂中很多的设备。该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要想实现可靠存在较大的难度,热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系统工作原理,进而正确有效的进行操作。如果主要或辅助设备出现较大的故障时,就需要运行技术人员能够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系统保护,将故障控制住,防止其继续扩大,这样才能降低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只有确保热工保护系统的可靠,才能让火电厂更好的运行,所以,加强热控保护系统的可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标签: 火电厂 热控保护系统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模拟和文献综述,概述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镇静/麻醉药瑞马唑仑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趋势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以主题词"remimazolam"并关联"CNS7056""CNS7054"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搜索描述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文献,提取药物药代学、药效学特征。模拟瑞马唑仑静脉注射、静脉输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后药物浓度变化和药效学,包括起效时间、峰效应时间、维持时间、稳态浓度时间、稳态输注时间敏感性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s,CSHT)等。综述瑞马唑仑临床相关特点。结果静脉注射时,瑞马唑仑起效时间(1.2~2.9 min)较丙泊酚(0.8 min)慢,峰效应时间和维持时间两者相近且均远低于咪达唑仑;静脉输注期间,瑞马唑仑起效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三者达稳态浓度时间均较长;瑞马唑仑TCI时与静脉注射有相似的起效时间。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达稳态浓度时间相似,比咪达唑仑快、较瑞芬太尼慢。为获得相同目标浓度,瑞马唑仑的TCI给药速度/静脉输注速度比趋近1耗时>1 h,劣于瑞芬太尼而优于丙泊酚。瑞马唑仑CSHT相对恒定而丙泊酚CSHT随稳态输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输注12 h后两者CSHT分别为5.9 min和13.9 min。结论瑞马唑仑不宜常规用作术前药或用于极短时间诊疗操作;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药理学特点与丙泊酚相似,停药后恢复稍好于丙泊酚,两者均适用TCI模式给药;瑞马唑仑用于ICU镇静具有良好的前景。瑞马唑仑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尤其是临床情况下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的使用。

  • 标签: 瑞马唑仑 药代学 药效学 计算机模拟 临床应用 静脉麻醉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护理模式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共93例为研究对象,于围手术期内开展对比护理研究。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一般护理)、观察组46例(针对护理),比较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效果及影响。结果:两组术前24h时PHQ-9、GAD-7评分及术后8h时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时观察组PHQ-9、GAD-7评分及术后24h、48hVAS评分均降低,较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模式 肺癌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nesys内固定及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腰椎Ⅰ度滑脱症患者68例(Dynesys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55.3±7.5)岁(范围44~74岁);L3 8例,L4 52例,L5 8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5±2.1)分。同期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72例(PLIF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56.8±7.2)岁(范围46~76岁);L3 9例,L4 53例,L5 10例;VAS评分为(4.4±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并对两组间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稳定节段和上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Dynesys组随访时间(64.2±18.3)个月(范围50~74个月), PLIF组随访时间(65.2±15.5)个月(范围55~79个月)。Dynesys组手术时间[(120.5±21.0)min vs.(132.5±27.0)min;t=2.924, P=0.004)]、术中出血量[(312.5±80.7)ml vs.(352.5±84.5)ml;t=2.861, P=0.005]和术后引流量[(120.3±45.8)ml vs.(140.2±50.2)ml;t=2.446, P=0.016]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稳定节段ROM、上邻节段ROM、稳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上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稳定节段ROM(4.3°±1.6° vs. 0, t=22.809,P<0.001)和上邻节段ROM(10.5°±2.1° vs. 12.8°±2.2°;t=6.329, 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Dynesys组和PLIF组ODI评分分别为11.25%±8.12%和16.53%±9.23%,JOA评分分别为(22.60±2.20)分和(19.01±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9.340;均P<0.001);两组患者症状ASD发生率(8.8% vs. 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4, P=0.257);影像学ASD发生率(2.9% vs. 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44)。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相对于PLIF,可减少邻近节段退变。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内固定器
  • 简介:有效提升工程监理实效,对促进项目成本控制质量提升,确保工程进度,降低项目中腐败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推进国家稳定发展进程。由此针对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利用信息化改变管理方法、促进一体化的办法。

  • 标签: 工程监理 项目管理 异同点 管理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煤炭供应形势紧张,火电厂燃煤表现出品种多、杂质多、粒级范围大等特点,而煤本身的成分和性质复杂、易变,这就需要我们煤质化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这些指标进行化验,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提供给生产部门来指导生产。进而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本文着重分析了煤质化验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分析了煤质变化对火力发电厂产生的不良影响,希望能够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借鉴。

  • 标签: 煤质化验技术 火电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活性蛋白C (proSP-C)、Ⅰ型肺上皮细胞标志蛋白(HOPX)、间质细胞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肺组织表达的动态变化,以确定放射诱导肺纤维化的间质细胞是由Ⅱ型肺上皮细胞异分化所致,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给予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胸部X线单次照射20 Gy,分别在照射后24 h、1周、1~6个月收集小鼠肺组织,通过对比肺组织(0 Gy)形态学变化,明确肺纤维化形成时间点。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roSP-C、HOPX、vimentin及TGF-β1表达改变,判断Ⅱ型上皮细胞在不同损伤阶段的动态表型,再用Western blo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单次20 Gy照后3个月肺组织发生局部纤维化。Ⅱ型细胞能共表达proSP-C/HOPX和proSP-C/vimentin;而Western blot显示这些蛋白和TGF-β1的表达量随肺损伤而发生改变。结论推测肺Ⅱ型上皮细胞在X线照射后因TGF-β1升高异分化为间质样细胞,这可能是放射肺纤维化的主要诱因。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Ⅱ型肺泡细胞 基因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开放骨盆骨折时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兵器工业521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1例伴有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开放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16~56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1例。患者均为开放骨盆骨折,按照Tile分型标准:A型1例,B型7例,C型3例。均伴有会阴部软组织损伤,缺损创面范围为5 cm×5 cm~8 cm×12 cm。以股薄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5 cm~9 cm×13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平卧位避免外展,适当抬高下肢。并定期随访。结果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11例肌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肌皮瓣远端表面皮肤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股薄肌肌皮瓣质地、颜色、弹性良好,供瓣区有瘢痕存在,但无明显功能障碍,随访期间供区及受区无破溃发生。患者对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股薄肌肌皮瓣是修复开放骨盆骨折时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术式。

  • 标签: 股薄肌肌皮瓣 会阴部 开放性骨盆骨折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的9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取的方法进行分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护理依从以及抑郁、焦虑情绪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重症胰腺炎 负面情绪 护理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