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患者及无干者生物测量参数及人工晶状度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门诊就诊患者140例(140),根据干检测指标分为中重度干组、轻度干组和无干组,其中中重度干组40例,轻度干组50例,无干组50例,均取其右眼数据。所有患者行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后,滴入1滴0.1%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别于5 min、10 min及15 min后再次行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比较3组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前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K)、散光度数(K2-K1)及散光轴位的差异,并分别计算人工晶状(IOL)度数,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点药前,与无干组相比较,中重度干组CCT较小(P=0.030),K1、K2较大(P=0.048、0.041),IOL度数较小(P=0.018);轻度干组K1、K2较大(P=0.022、0.011),IOL度数无明显差异。中重度干组在滴入1滴玻璃酸钠滴眼液后5 min,CCT及IOL度数增大的趋势(t=28.244,P<0.001;t=2.623,P=0.012),K1、K2减小的趋势(t=-0.621,P=0.538;t=-2.462,P=0.018),IOL度数增加0.5 D的数占总数的18%;10 min后,与点药前比,CCT及IOL度数增大的趋势(t=7.334,P<0.001;t=4.425,P<0.001),K1、K2减小的趋势(t=-4.876,P<0.001;t=-4.179,P<0.001),22.5%的IOL度数增大0.5 D或1.0 D。15 min后,IOLMaster测量参数均回到干预前水平。轻度干组在滴药后5 min及10 min,与点药前比较除CCT增大(t=9.286,P<0.001;t=7.516,P<0.001),余生物测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点药后15 min,所有生物测量参数较点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干组在滴后5 min及10 min,CCT增大趋势(t=11.618,P<0.001;t=16.785,P<0.001),IOL度数减小的趋势(t=-2.641,P=0.011;t=-1.429,P=0.159),IOL度数最大减小0.5 D;15 min后,所有生物测量参数较点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中重度干组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变化较其他2组大,滴后5 min,3组差异统计学意义(F=3.220,P=0.043)。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使用可能改变生物测量的数据,尤其对于合并有中重度干的患者。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后短时间内,角膜曲率及散光轴位发生变化,中重度干患者IOL预测值增大、无干患者IOL预测值减小。

  • 标签: 干眼 人工泪液 白内障 IOLMaster 人工晶状体度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对中重度干及无干者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干患者作为中重度干组,同期选取无干者作为无干组,每组各40例,均以右眼为试验。所有受试者分别于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前、点后5、10及15 min行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分析2个组玻璃酸钠点眼前后不同时间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人工晶状(IOL)度数的变化。结果中重度干组CCT、K1和K2均大于无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干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后5 min和10 min,AL、CCT及IOL度数较点眼前增大,K1较点眼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点后5 min,17.5%(7/40)中重度干患者的IOL度数增大0.5 D。点后10 min,22.5%(9/40)的中重度患者IOL度数增大0.5 D或1.0 D。点后15 min,各IOL-Master测量参数与点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干组点后5 min AL和CCT较点眼前增大,IOL度数较点眼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点后10 min及15 min,AL和CCT较点眼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但IOL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后5~10 min IOL-Master生物测量中重度干患者IOL度数增大,点后5 min内无干者IOL度数减小,该结果对临床上IOL-Master的正确使用指导意义。

  • 标签: 干眼 人工泪液 白内障 IOL-Master 人工晶状体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