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术后康复期护理经验,提高康复期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17年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37例终末期心脏病移植患者,男30例,女7例,年龄(46±20)岁,年龄范围为26~66岁。所有手术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采取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术,术后返回重症监护移植病房进行护理。结果5例患者在移植手术后4~9 d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1例病死、4例放弃治疗出院。余32例患者,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康复出院;2例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约2周情绪逐渐平稳康复出院;27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顺利康复出院,目前最长生存期者13年,且患者能参与日常工作及社会活动。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康复期病情监护、心理护理、感染控制及健康教育等是心脏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的重要环节,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加其恢复健康的信心,使患者远期存活率不断提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移植 康复期护理 终末期心脏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背伸包扎法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80例拟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背伸包扎组和传统包扎组,每组各40例。传统包扎组术后采用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背伸包扎组采用阴茎背伸包扎法。记录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敷料拆除所用时间。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5例患儿符合退出标准,共完成75例,其中背伸包扎组38例,平均年龄为64个月;传统包扎组37例,平均年龄70个月。背伸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8)和10.81%(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05)。背伸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分别为(0.87±0.91)次、(1.54±1.0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P=0.003);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分别为(5.21±1.19)分、(7.24±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7,P<0.001);拆除敷料所用时间分别为(3.21±1.24) min、(7.56±1.8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7,P<0.001)。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背伸包扎法可减少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减少敷料拆除时间和患儿疼痛程度。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包扎 疼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