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信息行标共面模板(以下简称行标模板)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58例应用模板粒子植入,其中30例应用行标模板,28例应用通用制式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靶区外体积指数(EI)、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行标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用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标组和通用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3±12.4)和(60.0±12.8)min(t=-3.03,P<0.05)。结论使用模板辅助粒子植入可以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行标模板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 标签: 行标共面模板 通用模板 放射性粒子 治疗计划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通用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辅助CT引导下对肺癌术后局部复发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植入前、植入后剂量学符合程度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通用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8例。术前进行预计划,处方剂量110 Gy。术中验证结果与术前计划的剂量参数匹配周边剂量(MPD)、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10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10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和均匀性指数(HI)进行配对t检验。术后第6个月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判定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术前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剂量:MPD为(222.7±26.2)、 (227.7±29.8)Gy,D90(130.8±13.6)、 (134.8±12.8)Gy,D100 (106.4±10.6)、 (110.7±11.8) Gy,CI(0.75±0.06)、 (0.74±0.04),EI(22.7±5.8)%、 (24.3±4.8)%, HI(36.8±4.7)%、(37.2±5.3)%,心脏平均照射剂量为(19.3±7.2)、 (21.3±6.8 ) Gy(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8~98个月)。中位生存期21个月(95%CI 7.4~34.6),2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和局部控制(LC)的发生率分别为47.4%、 39.5%和83.5%。结论通用模板辅助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可以较好地在术中实现术前TPS计划目标,取得良好疗效,是一种微创、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通用共面模板 放射性粒子 治疗计划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 局部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