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儿童神经源性膀胱(NB)发生尿路损害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43例NB住院患儿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NB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前者设为训练集,后者设为验证集,对两者的一般参数进行比较。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NB患儿发生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纳入的227例NB患儿中,男121例、女106例,年龄(10.2±3.8)岁。训练集和验证集之间除年龄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40 cmH2O(OR=4.76,95%CI:2.01~11.26,1 cmH2O=0.098 kPa)、伴有膀胱过度活动(OAB)(OR=3.08,95%CI:1.34~7.04)、膀胱顺应性(BC)<20 ml/cmH2O(OR=3.65,95%CI:1.41~9.47)、既往泌尿系感染史(OR=2.73,95%CI:1.09~6.81)以及腹压或其他排尿方式(OR=2.86,95%CI:1.20~6.82)是NB患儿发生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上述参数建立儿童NB发生尿路损害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4(95%CI:0.77~0.91)和0.86(95%CI:0.79~0.9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童NB尿路损害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临床适用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高危患儿并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儿童 神经源性膀胱 上尿路损害 预测模型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与硫普罗宁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天晴甘美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硫普罗宁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对照组给予亮菌甲素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硫普罗宁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两组均不停用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天晴甘美与硫普罗宁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硫普罗宁 亮菌甲素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与硫普罗宁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天晴甘美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硫普罗宁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对照组给予亮菌甲素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硫普罗宁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两组均不停用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天晴甘美与硫普罗宁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硫普罗宁 亮菌甲素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sST2)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继发心脏损害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SAOPP患者274例。根据入院后1 h hs-cTnI检测结果分为非肌钙蛋白升高组(78例)和肌钙蛋白升高组(196例)。依据入院后3 d有无出现心脏损害分为并发症组(109例)和非并发症组(165例)。观察hs-cTnI、sST2、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hs-cTnI、sST2对SAOPP患者继发心脏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sST2水平明显高于非肌钙蛋白升高组(P<0.05)。与非并发症非肌钙蛋白升高组比较,非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hs-cTnI、sST2升高,胆碱酯酶活力降低(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hs-cTnI、sST2、NT-proBNP、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非并发症组患者LVEF、FS均在正常范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LVEF、FS明显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AOPP并发症组患者hs-cTnI与sST2呈正相关(r=0.725,P<0.01);并发症组患者hs-cTnI、sST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46、0.885,P<0.01)。ROC分析显示,入院后1 h hs-cTnI和入院后3 d sST2预测SAOPP继发心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833。结论hs-cTnI和sST2可能对SAOPP继发心脏损害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农药 心脏损伤 超敏肌钙蛋白I 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厚唇合并唇形不佳的美容就医者行唇M唇修薄成形术,观察术式的效果及风险。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唇形态不佳美容就医者进行唇M唇修薄成形术415例[女403例,男12例,年龄18~56(25.1±4.4)岁],测量术前及术后唇部形态,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对415例受术者进行统计,术后消肿3~21 (11.8±2.6) d;切口瘢痕软化1~24(2.6±0.8)个月;表情恢复自然1~24(3.1±1.4)个月;麻木感消失12~24个月。术后3个月对受术者标准化二维照片进行测量,红唇中央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唇峰点红唇高度明显降低,术前(13.3±2.2) mm,术后(11.4±1.7) mm;穹隆点相对高度明显增加,术前(0.4±1.0) mm,术后(2.1±0.5) mm。术后6个月随访,受术者1次手术满意率72.0%,红唇形态满意率75.4%,远期并发症包括瘢痕明显或不适(3.6%);术区局部麻木(1.7%);表情欠自然(0.7%)。结论唇M唇修薄成形术对上红唇形态不佳合并过厚或正常厚度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美容技术 修复外科手术 厚唇修薄 上唇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整体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过因为BIM技术的出现较晚,其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原始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对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促进BIM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的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建筑工程 BIM技术 应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