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癌性疼痛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 癌性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在逐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s,IIT)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IIT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通过检索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临床研究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结合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IIT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发现我国尚存在质量管理标准及规范缺乏、质控机制不健全、质量风险意识不强、质量监督力度不够以及临床研究人员质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我国在构建IIT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时应制定适用于IIT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系统的质控机制(如探索建立由项目组/科室-医院-国家监督机构/同行评议专家团队等组成的三级质控模式、推行全流程质控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以及强化对临床研究人员的规范化培训等。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科研管理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市居民健康状况,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相关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8岁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HO在世界健康调查中使用的自评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应用CHOHT模型校正自评健康调查数据,获得人群自报伤残测度,结合上海市居民出生、死亡和人口资料编制人口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采用Sullivan法测算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7年上海市≥18岁成年人自评伤残测度为0.25,女性(0.28)高于男性(0.23);≥18岁成年人期望寿命为65.76岁,女性(68.22岁)高于男性(63.39岁);≥18岁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7.99岁,男性(49.05岁)高于女性(47.14岁);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18岁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比例为72.97%,至85岁组仅为39.00%。结论上海市成年人男性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损失占期望寿命的比例越来越高。应重视提高女性、老龄等人群的生存质量,提升对影响居民寿命质量的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的长期照护及健康支持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评健康 健康期望寿命 Sullivan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护士视角探讨老年人自我忽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9—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13个科室选择22名有老年人护理经验的注册护士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调查护士关于老年人自我忽视影响因素的感知。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护士对老年人自我忽视影响因素的描述包含3个主题和9个子主题,3个主题分别为个人认知与社会判断的冲突、当前需求与个人信念的选择、能力不足与资源有限的妥协,9个子主题包括健康意识差、认知障碍、抑郁、自我价值感低、节俭、家庭优先的观念、行动受限、社会支持度低以及经济状况差。结论老年人自我忽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护士、家庭成员和社会工作者应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帮助老年人提高自我忽视的认知能力。

  • 标签: 老年人 自我忽视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胶原蛋白是一种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蛋白质,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胶原蛋白由于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与可降解性等优点,可被用作敷料或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创面修复。根据材料来源,胶原蛋白可被分为天然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天然胶原蛋白主要是从哺乳动物和鱼类中直接提取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来源包括微生物、动物或植物重组表达体系。该文总结了胶原蛋白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优点、不足等,胶原蛋白结合三维打印技术用于创面修复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以及中国胶原蛋白产业的市场规范对创面修复领域的影响,并对研发胶原蛋白相关产品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进一步说明,旨在为选择合适来源的胶原蛋白进行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打印,三维 创面修复 天然胶原蛋白 重组胶原蛋白 市场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6q缺失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2017年新诊断的3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比较,中位年龄较高(63岁对58岁,P=0.039),t(4;14)发生率较高(30.4%对16.4%,P=0.020),并伴有更高比例的复杂核型(22.2%对5.3%,P=0.001)。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6q缺失与较短的PFS期相关。但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6q缺失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对生存期的影响受到年龄、t(4;14)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中6q缺失多见于高龄患者,常伴随t(4;14)及复杂核型,但6q缺失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6q缺失 预后
  • 简介:摘要癌症具有难治性和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近年来其已成为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希望理论是积极心理学中的概念,旨在通过改变和重建患者对自己的认知与生活信念提升对未来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综述希望理论干预计划在癌症患者及照顾者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肿瘤 希望理论
  • 简介:摘要心因性非痫性发作(PNES)是一种临床症状与癫痫相似但不伴痫样脑电改变的发作性疾病,常被误诊为癫痫。误诊不仅会延误PNES患者的治疗,还可能使其面临因错误使用抗癫痫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目前PNES的确诊手段是视频脑电图监测,但其最佳监测时长并无定论。近年来,多样的生理信号、脑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的应用为PNES与癫痫的精准鉴别提供了新思路。文中就PNES与癫痫精准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癫痫 诊断,鉴别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6q缺失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2017年新诊断的3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比较,中位年龄较高(63岁对58岁,P=0.039),t(4;14)发生率较高(30.4%对16.4%,P=0.020),并伴有更高比例的复杂核型(22.2%对5.3%,P=0.001)。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6q缺失与较短的PFS期相关。但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6q缺失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对生存期的影响受到年龄、t(4;14)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中6q缺失多见于高龄患者,常伴随t(4;14)及复杂核型,但6q缺失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6q缺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9月-2019年9月石家庄市中医院61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定,包括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MDBP)并进行血压昼夜节律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MSBP、24 hMSBP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31、-1.511,P值分别为0.045、0.033);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8.87±8.33)%比(6.94±6.12)%,t=1.03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头如裹、呕吐痰涎、心烦不安、口苦、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对夜间血压的改善尤为明显,从而减少血压波动,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升降散 穴位贴敷疗法 24小时动态血压 血压 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死亡及实施应急处置前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生命体征对患者预后及实施应急处置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11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生命体征在预后及应急处置分组中的统计学意义及预测价值。结果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在存活组(112例)与死亡组(99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038~177.102,P<0.01),其中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7、0.495、0.294、0.899、0.988、0.827,以血氧饱和度变化的预测效能最高(高等水平),其对应的最佳截断点为0.91;在应急处置组(103例)与非应急处置组(108例)之间,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在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47、8.001、9.066,P<0.01),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1、0.732、0.813、0.346、0.102、0.543,其中以呼吸频率变化的预测价值最高(中等水平),其对应的最佳截断点为27.5。结论不同生命体征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患者病情变化预测的效能不同,当呼吸频率超过27次/min时提示患者需实施抢救等应急处置的概率将增加,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血氧饱和度<0.91时,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 标签: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粒细胞缺乏期 生命体征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死亡及实施应急处置前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生命体征对患者预后及实施应急处置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11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生命体征在预后及应急处置分组中的统计学意义及预测价值。结果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在存活组(112例)与死亡组(99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038~177.102,P<0.01),其中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7、0.495、0.294、0.899、0.988、0.827,以血氧饱和度变化的预测效能最高(高等水平),其对应的最佳截断点为0.91;在应急处置组(103例)与非应急处置组(108例)之间,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在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47、8.001、9.066,P<0.01),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1、0.732、0.813、0.346、0.102、0.543,其中以呼吸频率变化的预测价值最高(中等水平),其对应的最佳截断点为27.5。结论不同生命体征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患者病情变化预测的效能不同,当呼吸频率超过27次/min时提示患者需实施抢救等应急处置的概率将增加,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血氧饱和度<0.91时,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 标签: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粒细胞缺乏期 生命体征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