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眼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眼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55例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在错用眼药水、跌倒、人工晶体异位/嵌顿、术眼出血、术眼感染等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眼科住院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根据JCI第5版标准中患者与家属教育的要求和可衡量要素,由医疗团队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无缝隙健康教育,保障诊疗安全。通过我院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实施标准化医患教育模式,达到健康教育同质化目的。

  • 标签: JCI 患者 家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医学小样本对比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病例数按照1:1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老年综合评估护理,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和70.00%(21/30)、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为3.33%(1/30)和30.00%(9/40),统计学意义特征对比明显(P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 住院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National Telemedicine and Connected Health Center,NTCHC)的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6月7日至12月12日参加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超声医学科、NTCHC联合举办的"住院医师临床研究设计及文章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培训班的4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员的学习方式,将其分为3组,A组进行远程学习(14名),B组进行现场学习(16名),C组进行远程+现场学习(14名)。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3组学员均认为有所收获、科研能力有所提升,其中88.6%(39/44)的学员认为收获很大或较大。3组学员对课程内容、授课教师、课程组织3个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住院医师科研课程学习中,基于NTCHC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 标签: 科研能力 远程教学 互联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团队运作模式及效果。成立急性疼痛管理小组,确定团队成员职责,对全院护士和团队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统一的疼痛评估方法和处理流程。通过急性疼痛管理小组的运行,提高了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提高了团队人员疼痛相关知识及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技能,并更新了术后疼痛的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

  • 标签: APS团队 术后镇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年化成增长的趋势。相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在用药期间,很容易会发生用药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服用抗菌药物。老年人因独特的生理因素,自身免疫力的逐渐下降,新陈代谢较差等因素,很容易会受到感染。相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问题,不只是导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增重,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首先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来控制抗菌药物的药量。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血药浓度的监测,并根据数据结果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服用抗菌药物的监护工作,确保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合理。

  • 标签: 抗菌药 老年人 药物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转出ICU时间均要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眼科手术病人身份确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终端掌控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开发移动护士站,护士对新入院病人佩带上带有病人身份识别功能的二维码腕带,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告知,保证腕带的有效佩带,保持腕带清洁平整。护士可以通过PDA至病人床边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并通过勾选进行电子化录入,形成围手术期的护理记录。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有二维码的手术单至病房,护士通过终端掌控电脑(PDA)以及手腕带、手术单上的二维码,可以对手术病人进行有效的身份确认,实现了护理治疗的标识、核对、记录的自动化;将护士站延伸到了病人床边。结果PDA能够准确识别手术患者身份,保障手术准确并规范手术交接单的书写,真实记录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手术患者的各项信息。结论PDA提高了病房护士在手术患者身份确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眼科手术 移动护士站 身份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硬膜外镇痛抗凝患者导管拔除规范进行调查。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 标签: 硬膜外镇痛拔管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门急诊收治的80例患者,分析门急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策)、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不良情绪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通过分析门急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护理对策可以获得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门急诊 患者和家属 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在在胃癌术后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饮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共计50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护理,共计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以及总蛋白水平)以及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以及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饮食护理 胃癌手术 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对稽留流产患者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稽留流产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统一进行常规的科普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科普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情况、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再次受孕后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受孕后胚胎的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胚胎发育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的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患者自觉形成健康行为,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优生优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稽留流产 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静默疗法联合思维转换对肝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收诊的80例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肝癌术后患者采取静默疗法联合思维转换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这种措施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静默疗法 思维转换 肝癌术后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成常规组(n=20)和研究组(n=20),在同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不同模式的护理,研究组的相关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胸腰椎骨折 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实验总人数为8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如护理有效率、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 标签: 镇静安眠 药物中毒 急诊护理 临床效果 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风湿免疫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实验要求抽取出10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括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个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得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患者疼痛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护理 个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98例手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9例,观察组患者49例,对比进行效果观察,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心理,生理,行为以及认知等护理干预,运用视觉模拟评分的方式对疼痛进行分析,作比较。研究结果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之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疼痛状态与常规护理相比,明显减轻。(P<0.05)。研究结论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可以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同时可以让患者手术之后尽快康复,在临床当中可以广泛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手部外伤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