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为纪念新方志编修三十周年,《广东文史》编辑部计划出一期特刊,编辑约我撰一篇围绕这一主题的文章。近期,已有两篇对我的访谈录分别发表在《广东史志》及将发表于《中国地方志》上,江郎才尽,搜刮孤肠也想不出能说些什么体面的话。然编辑邀之殷且急,遂逼出如下一番随感,妥否难说,却是心言,算是入新方志编修之伍的一点体会吧,也以此一窥人之酸甜苦辣。

  • 标签: 修志 《中国地方志》 感言 方志编修 编辑部 三十周年
  • 简介:首部《广州市》(记述时限为1840—1990年)完成于2000年,续《广州市(1991-2000))篇目设计始于1999年初.当年8月完成初稿。尔后通过“广州地方志理论与工作研讨会”与几次续志书篇目设计座谈会.至2000年10月形成第一次修订稿。至今历时6年,形成第五次修订稿,志书的资料收集、初稿编写及总纂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这一修订稿为框架开展的。到目前为止,稿大部分进入总纂阶段,有三分之一完成总纂工作。然而,全篇目定稿.当在全定稿之时。是见志书篇目设计工作,起步于编修志书之初,其修订又几乎贯串于全志成稿的全过程。篇目设计决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贯串过程之始终。

  • 标签: 《广州市志》 篇目设计 续修 修志 修订稿 方志理论
  • 简介:志书纂辑的历史资料是否丰富、真实、准确,决定着志书的使用价值,既是志书质量的核心,又是志书生命之维系。在志书的存、资政、教化诸功能中,存是最基本的。志书记述全面、客观、翔实、可靠,才能谈得上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服务(即所谓“资政”)和为社会服务(除了“教化”,还应包括为经济建设、文化研究等服务)。新方志首届熹书由于存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志书的质量。续

  • 标签: 志书质量 方志 历史资料 记述 教化 刍议
  • 简介:潮阳置县.在东晋隆安元年(397),是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古邑。地属海滨邹鲁的潮阳,历来重视,自明永乐十七年(1419)至清光绪十年(1884)四百余年间,先后有8部县志,其数量之多.居岭南各邑前列。1997年,潮阳首部新方志《潮阳县志》面世,而今,又纂成《潮阳市(1979-2003)》出版。两部新之出版,相隔为16年。《潮阳县志》出版以后,潮阳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变化。1993年,潮阳撤县设市;2003年,潮阳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区。《潮阳市(1979~2003)》(简称《潮阳市》)记述的,正是潮阳古邑在此特定时限间的地情。

  • 标签: 潮阳市 行政区划 撤县设市 县志 出版 东晋
  • 简介:即使以1980年代中期作为新方志编修的正式启端,经历了两轮,至今也有超过30年的历程。尽管方志界每年都召开规模不小的理论研讨会,相比于新方志启动之初的热烈气氛,理论研究的风气却似乎越来越淡,大概是有些话题由新鲜渐渐成为旧话;有的争论由激烈渐渐觉得无所谓;有的主张由要辨个水落石出渐渐觉得无妨各说各话;有的观点由认真研究渐渐不作理会志书照样编纂出来。

  • 标签: 方志性质 新语 前言 论文 语系 方志编修
  • 简介:收集整理出版旧,是地方志部门的一项工作,旧整理出版方式.有影印再版的,有加译现代汉语成文白对照的,也有标点加注的。当然,影印本有可能时也必须加以校勘。不管用哪种方式,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术大师缪钺先生曾说:“有些人认为古籍整理很简单,其实不然。不通小学(文字音韵训诂).连句都断不好,不知史事和典章制度,

  • 标签: 旧志 缪钺 地方志 大师 史事 典章制度
  • 简介:中指组《关于续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提出“对志书篇幅加以适当限制”,并对各级志书的字数提出了具体要求,很有针对性,很有必要。诚然,这一规定并非强制性的法规,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同,但是,规定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制约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联系到广州市首届的经验和启动续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控制志书篇幅的问题,是一个与续工作保证质量、开拓创新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志书 续修工作 续志 修志 地方志 篇幅
  • 简介:古建筑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方志的文物中通常被列为独立成章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新方志《文物》中记述古建筑的概念、地位、篇目设计、写作特点和记述要求作一探讨,以求就教方家。

  • 标签: 古建筑 文物价值 新方志 纪念建筑 学宫 篇目设计
  • 简介:一、文物渊薮志书记述文物.有一个逐步重视及地位提升的演变过程。“文物”一词.在古汉语中是指礼乐制度、文彩物色、文人文士、车服旌旗仪仗之类,并借指文化悠久。旧门类,未用“文物”之称,而设有“古迹略”、“古迹”,《元和郡县志》首创其例。见于辑录宋元志书而成的《永乐大典·广州府》中,有“古迹”一目.①因正文缺而无从知具体涵盖,从并列有宫室、祠庙、寺观、坛墟、公署等目看来,当不与这些内容重复。明嘉靖黄佐《广州》设“古迹”卷,此卷之前,设有公署、宫室、台榭、关梁、祠庙、陵墓各卷。“古迹”卷前述:“佐日:夫瞻社松而思夏后,荫讼棠而歌召佑。

  • 标签: 文物 广东省 县区 礼乐制度 永乐大典 内容重复
  • 简介:一、艺文的演变重视文献是中华文化渊源远流长的一个优良传统。艺文是在史书中起着保存文献作用的一种重要体裁.二十四史中,从《汉书》开始各就一直设有艺文(或称《经籍》)。艺文的设置,对于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顾颉刚评价《汉书·十》,

  • 标签: 广东省 县区 图书文献 《汉书》 艺文志 文化渊源
  • 简介:一、风俗设置地方志记载风俗,源远流长。“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①“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三十一卷、《区宇图》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其余记注甚众。”②明永乐十年颁降的《纂修志书凡例》规定:“凡天下州县所定疆域、山川,既有间隔,习尚嗜好,民情风俗,不能无异,宜参以古人之所论.与近日好尚习俗之可见者书之。”③地方志如此重视风俗.是因为记载风俗不仅能够为统治者提供施政之依据。也可作惩恶劝善、垂昭之训,与资治、教化有重要关系。

  • 标签: 民情风俗 广东省 县区 惩恶劝善 地方志 物产
  • 简介:一、佛教门类的设置宗教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然而.晚清以前的旧对于宗教未有专门记述.一般是从名胜角度简略记载寺观。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颁降的《纂修志书凡例》规定:“寺观叙其创建何时.续若何。及有碑文者并录之。如废。收古迹下”。

  • 标签: 教门 广东省 县区 古代社会 宗教 寺观
  • 简介:六、关于重大决策与政务首轮时.就有“一些研究政治类专编写的文章指出.新政治类专的记述多流于简单化。写政党.多以党代会和领导人变更为主要内容.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工作轻描淡写.体现不出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写政权。往往只见新旧政权的机构设置、官员更迭,很少见到政权机构的职能活动.也看不出新旧政权的本质区别。

  • 标签: 政治部类 广东省 政权机构 县区 共产党执政 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