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探寻燃料类型、温度、氧量等因素对生物质燃烧NO生成影响,本文以几种新能源电厂普遍适用的典型生物质燃料为研究对象,包络:秸秆、木屑、稻壳以及甘蔗等,利用立式管式炉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料的N含量越高,NO的生成量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生成量生成量越高,但受生物质燃料颗粒度的影响升高程度不同;氧气氧气含量越高,NO生成量越高;相比O2 /CO2,O2 /N2氛围下生物质燃料NO的生成量较高。

  • 标签: 生物质燃烧 管式炉 NO生成特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塞罕坝在防治风沙、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塞罕坝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方面的作用为目标层,创建各级指标,运用熵值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塞罕坝生态环境影响模糊评价模型与罕坝抗沙尘暴模糊评价模型,给塞罕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抗风沙能力进行打分,根据分值大小来确定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抗风沙能力,分值越大,效果越好。将塞罕坝的生态保护模式应用到全国,根据分值大小的结果,来筛选需要建立生态区的地理区域,运用模拟退火算法确定生态区的数量与规模,并对中国未来碳中和情况进行预测以及分析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再运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美国新建生态区的地理位置、数量及规模,并评估这些生态区在吸收温室气体和减少二氧碳排放方面的影响,最后结合模型设计建设保留生态保护地的可行性方案以及建议。

  • 标签: 生态保护区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 简介:摘要: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要细化环保职能,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保专职人员。

  • 标签: 环境保护 问题对策环保队伍建设投融资体系
  • 简介:摘要: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迅猛发展,安全稳定运行也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通过科学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对特种设备内部缺陷问题的识别与排查,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加强对特种设备缺陷问题的有效处理。针对于此,本文通过阐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特点,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质量检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 标签: 特种设备 无损检测技术 检测质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在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的今日,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大力建设、更新和改造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区道路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在其中,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节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通行需要落实相关技术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交叉口衔接问题,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品质。文章内容剖析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方法。

  • 标签: 道路平面交叉口 竖向设计 基本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使我国的社会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建筑工程行业需要对多个领域进行拓展,其中对于人防工程的重视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地下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也逐渐将人防工程作为重点区域和建造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战时防控方面的考量,也为了为人民提供更加方便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 标签: 地下人防工程 结构设计 特点和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建设的一大重要基础设施,关系着水利安全、防汛安全和供水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使其能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就十分的重要。因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具备项目施工过程复杂、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更加困难,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 标签: 水利工程 建设质量 安全监督 管理问题 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对于人们的日常需要来说,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构建车库和地下室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建筑平时和战时的两种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手段和措施,不断的对人防地下室进行优化,在优化时也要考虑到对于造价的控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性价比。

  • 标签: 建筑工程 人防结构设计 造价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未行术前辅助治疗、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的小肠原发GIST,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和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KIT基因外显子9、11、13、17,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连续校正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空肠和回肠GIST肿瘤最大径>10.0 cm和高危GIST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十二指肠GIST[18.7%(28/150)比6.4%(5/78)、56.7%(85/150)比43.6%(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12.46,P=0.002、0.006)。在进行基因检测的58例小肠原发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分别占84.5%(49/58)和15.5%(9/58),其中34例(69.4%)、12例(24.5%)、2例(4.1%)和1例(2.0%)分别为KIT基因外显子11、9、13、17突变,未发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小肠原发GIST患者的3、5和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8.1%、85.0%和68.3%,3、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94.5%和86.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极低危、低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的无进展生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中危、高危患者[分别为100.0%(49/49)比72.3%(81/112)、100.0%(49/49)比89.3%(100/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4.92,P<0.001、=0.027)。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上皮样细胞型、核分裂象>5个/5 mm2、Ki-67增殖指数>5%和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均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9、5.53、13.73、15.44,P=0.004、0.019、<0.001、<0.001)。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与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期较短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08)。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皮样细胞型、高危、核分裂象>5个/5 mm2、Ki-67增殖指数>10%均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51、10.37、15.72,P=0.001、0.011、0.001、<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增殖指数>5%[HR=5.018,95%置信区间(95%CI)1.745~14.430,P=0.003)]和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HR=0.145,95%CI 0.051~0.414,P<0.001)均是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术后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增殖指数>10%(HR=8.381,95%CI 1.364~51.487,P=0.022)是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术后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肠原发GIST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KIT基因突变型,其次为野生型,未发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高Ki-67增殖指数可提示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预后不良,术后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中危、高危小肠原发GIST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