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组的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恶性肿瘤 疼痛管理
  • 简介:  【摘要】老年痴呆主要是由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所形成的,通过各种研究表示,老年痴呆主要与遗传的形成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有关,这个病症多针对于老年人,在六十多岁以后,在老年痴呆的初期,患者会产生记忆力降低,容易记错和记混乱一些东西,可以通过药物来增加记忆力,减少病症恶化的过程,但是,在后期老年人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反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在一些自理能力上面出现问题,不仅是身体,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处理,增加更多的重视程度,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和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更需要关注老年痴呆的情况。因此,本文就老年痴呆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展开论述。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难点  护理应对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常规院感防控干预;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同对照组相同)作为观察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对比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手卫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可以提高其对于院感防控知识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度,且能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抢救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足度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有满意40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0.9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23例,一般14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为52.27%。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护理中具有极其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ICU患者行护理干预对于不良反应、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急诊ICU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n=5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护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48例(92.31%),显著高于参照组39例(75.00%),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诊ICU患者行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感染率,利于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ICU患者 不良反应 感染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对加强分娩后恢复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选择对象为产科分娩的初产妇患者60例,经不同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采取封闭式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2组恢复情况及自护能力评分。结果:2组对比产后离床、初次泌乳、胃肠功能恢复等时间、自护能力各项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促进其分娩后恢复,还可提升其自护能力,可做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初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 分娩后恢复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例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组为术后未感染产妇,研究组为术后感染产妇。记录两组相关资料,并将两组产妇对可能的感染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中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除孕周以外在年龄、BMI、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项目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病房条件、羊水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第二产程时间、阴道检查次数等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因素较多,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产妇 会阴侧切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静脉输液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77例静脉输液患者为主体,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组39例采取护理安全管理,B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静脉输液风险发生率为5.13%,B组为23.68%,对比有差异(P<0.05)。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风险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编号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5.5%,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优质护理疗效较好,不仅可以加速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提升生活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患者 术后早期 肠内营养的优质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下肢骨折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人数80人,女性人数120人,根据平均分配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之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口渴及饥饿发生情况和术后应激指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饥饿和口渴发生情况和术后应激指标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比值均优于观察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下肢骨折患者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评估体系,为完善护理人文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整理形成评估体系草案,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函询意见对条目进行修改。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96.4%,权威系数分别为0.888、0.870,协调系数分别为0.342、0.4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评估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和二级指标63项。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科学评测工具。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 知信行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治疗结肠息肉手术时,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从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所有患者中选择100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两组患者行EMR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焦虑评分、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焦虑评分、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结肠息肉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肿块切除术日间手术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乳腺肿块日间手术患者70例纳入研究,时间范围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5例,对护理效果开展对比。结果: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乳腺肿块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块切除术 日间手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我院74名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8月,使用双盲法将其划分为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37名患者划分为一组。在X组一般护理程序中增添使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Y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护理程序。将X组与Y组患者受感染状况以及护理体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患者受感染状况,X组被感染患者共计1名,占比为2.70%;Y组被感染患者共计4名,占比为10.81%。X组预防感染工作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 护理体验 感染状况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用于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82例住院患者为主体,根据摸球法分组后,A组41例采取追踪管理法进行护理安全管理,B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住院患者采取追踪管理法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的现状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调查问卷》于2019年6-7月以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 13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平均分为(259.54 ± 33.55)分、标准分为(82.39 ± 10.65)分。不同性别、年龄、生育状况、与父母的关系、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工作年限、职称、职务、聘用方式、夜班频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知信行总分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04,F值为2.667~23.692,均P<0.01)。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维度两两呈正相关(r值为0.638、0.431、0.560,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为生育状况、与父母的关系、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职务、聘用方式、夜班频次(β值为-0.132~0.126,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处于中等水平;与父母的关系、职务、夜班频次、生育状况、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聘用方式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的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应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的不同影响因素方面,多方位地采取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培训方式及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人文关怀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7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护理方式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焦虑质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质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使患者治疗满意度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泌尿结石系患者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以及预防措施。方法:以80例行手术切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降低感染发生概率,促进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防范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 护理管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共体护理模式对老年肺栓塞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收诊的68例老年肺栓塞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医共体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等CDSM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共体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为老年肺栓塞患者的综合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医共体护理模式 老年肺栓塞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多元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8例(常规护理),乙组58例(多元化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SAS、SDS分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SAS、SDS分值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94.83%)高于甲组(82.76%),差异显著(X2=4.245,P=0.039)。结论 多元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提升手术室护士多元化护理能力,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多元化护理能力 手术室患者 负面情绪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