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指数(PDQ-8 SI)>18.59。基线时,采集人口学特征、PD病史,左旋多巴用量(LD)、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完成PDQ-8、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和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的评估,评价PD患者运动并发发生风险,依次分为症状波动和异动高、中、低危组,分层制定用药方案。在随访6、12个月时复测上述指标;在随访3、9个月时记录用药信息、运动并发(症状波动和异动)和药物不良反应,完成PDQ-8评估。结果251例PD患者完成1年随访,男135例,女116例。基线时,年龄[M(Q1,Q3)]为66(60,71)岁,PDQ-8 SI[M(Q1,Q3)]为31.2(21.9,40.6)分。15.9%(40/251)患者处于症状波动高危,7.2%(18/251)处于异动高危;不同风险组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程、UPDRS-Ⅱ和Ⅲ评分、H&Y分级、PDQ-8 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时,总人群PDQ-8 SI为12.5(9.4,18.8)分,ΔPDQ-8 SI为-15.6(-21.9,-9.4)分,ΔUPDRS-Ⅲ为-9(-16,-4)分,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波动高危组ΔUPDRS-Ⅱ与症状波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高危组ΔPSQⅠ、ΔLD和ΔLED与异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症状波动发生率为9.56%(24/251),异动发生率为5.97%(15/251)。结论PD运动并发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兼顾改善运动症状和延缓运动并发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风险评估 生活质量 疗效评价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