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灸治疗急性-支气管。方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本病以实证为多见,治疗以祛邪为主。宜宣肺、止咳、祛痰。如风寒袭肺,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风燥伤肺,治宜疏风清肺润燥。

  • 标签: 针灸 急性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对慢性支气管患者施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评价。方法:随机遴选2020年0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共80例。对照组(n=40)行单一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消退用时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同比对照组,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热、科咳嗽以及浓痰等症状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IL-6、TNF-α因子水平等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患者施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性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左氧氟沙星 慢性支气管炎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3D)单孔胸腔镜下行支气管袖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3D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3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3D单孔胸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收集同期行常规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63例患者(常规胸腔镜组)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围手术期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似。与常规胸腔镜组相比,3D单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74.19±73.69)min对(212.46±50.02)min,P=0.004]、出血量显著减少[(73.13±42.70)ml对(130.48±133.72)ml,P=0.020]、清扫淋巴结组数显著增加[(7.63±1.59)组对(6.76±1.70)组,P=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16.81±6.03)枚对(16.19±5.67)枚,P=0.623]和清扫阳性淋巴结数[(1.31±1.58)枚对(1.21±1.96)枚,P=0.80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与常规胸腔镜组相比,3D单孔胸腔镜组中转开胸比例明显低(0对36.5%,P=0.000),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缩短[(4.88±1.15)天对(6.81±3.8)天,P=0.00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5.0%对47.6%,P=0.046)。另外,3D单孔胸腔镜组开展复杂疑难的袖状切除手术更多,包括肺动脉成形(25.0%对6.3%,P=0.024)、隆凸成形(12.5%对1.6%,P=0.043)等。结论3D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三维 单孔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袖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控制及平均发作时间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98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8.4个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62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2.6个月。依从性好组患者中病情完全控制率和部分控制率均高于依从性差组(30.6%vs16.1%,53.1%vs43.5%),差异显著(P<0.05)。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结果显示,依从性好的患者在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反应和总分这五项得分均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与疾病控制情况有关,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哮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哮喘 依从性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天然气、石油作为重要工业能源,为各行各业所强烈需求,管道运输是天然气、石油的主要运输途径,如今输油气管道已经在许多城市被广泛使用。为了改善我国输油气管道运行现状,本文围绕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安全和风险评价等问题,主要分析了输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防腐技术在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 标签: 输油气管道 风险评价 防腐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天然气、石油作为重要工业能源,为各行各业所强烈需求,管道运输是天然气、石油的主要运输途径,如今输油气管道已经在许多城市被广泛使用。为了改善我国输油气管道运行现状,本文围绕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安全和风险评价等问题,主要分析了输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防腐技术在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 标签: 输油气管道 风险评价 防腐技术
  • 简介:摘要文章在对城镇燃气以及输配系统的组成、分类、特点等进行介绍之后,重点分析目前城镇燃气管网输配系统中的安全运行管理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运行管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城镇燃气管网 输配系统 安全运行管理
  • 简介:摘要文章在对城镇燃气以及输配系统的组成、分类、特点等进行介绍之后,重点分析目前城镇燃气管网输配系统中的安全运行管理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运行管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城镇燃气管网 输配系统 安全运行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Kawe难度插管喉镜在肥胖患者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体质量指数>30.0kg/m2,随机分为GlideScope组和Kawe组2组,各45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Kawe组比较,GlideScope组插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2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awe组比较,GlideScope组的术后声音改变发生率和咽痛发生率均升高(P<0.05)。结论与Kawe难度插管喉镜相比,GlideScope视频喉镜更难在肥胖患者气管内插管中使用,且插管时间更久,故不应常规应用于无困难插管气道指征的患者。

  • 标签: GLIDESCOPE视频喉镜 Kawe难度插管喉镜 肥胖 气管内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急性阑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3%,残余脓肿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9%,残余脓肿发生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可能存在气管插管困难的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M组表面麻醉+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04mg/kg+氟哌利多0.05mg/kg静注,D组表面麻醉+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继以0.2μg/kg/h的速度静脉维持.记录插管前后的SpO2,MAP、HR、变化;配合程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所有病人都顺利插管;插管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变化D组均小于M组,;对操作的配合程度D组少于M组.呼吸抑制发生率D组少于M组。结论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均可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右美托咪定在血流动力学和对呼吸的影响方面比咪达唑仑稳定,病人更能耐受。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咪达唑仑 清醒气管插管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估兔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66只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3只,每组分为11个时间节点,每时间节点3只。实验组开腹结扎前肠系膜动脉主干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不结扎。使用3.0 T MR行IVIM检查,扫描结束后进行病理标本采集及制作。对影像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IVIM参数值(f值、D值、D*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将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当肠系膜缺血2 h左右时,实验组f值和D值低于假手术组(D值约<1.0×10-3 mm2/s,f值约<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此时缺血仅累及肠壁黏膜层。当肠系膜缺血达到4.5 h左右时,f值及D值进一步降低(D值约<1.0×10-3 mm2/s,0<f值<0.1),D*值降低,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病理结果显示肌层受累。当肠缺血时间达到5.5 h时,f值近似于0,D值升高(约>1.0×10-3 mm2/s),D*值较前大致相同,D值及D*值在实验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缺血肠壁结构破坏严重甚至累及肠壁全层。结论IVIM定量参数中f值及D值能够反映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AMI的早期定量评估与动态监测,为临床评价AMI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肠系膜缺血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新西兰兔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诊疗中对比剂使用后急性肾损伤(PC-AKI)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评估术前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 (sCysC)对PC-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404例行血管内介入诊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经造影导管进行持续生理盐水滴注,对于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的患者,术前6 h到术后12 h进行静脉水化。术前、术后48、72 h及术后第7天进行sCr、sCysC、eGFR的测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对PC-AKI发生的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PC-AKI发生率为3.2%(13/404)。非PC-AKI组术后第7天sCr水平[M(Q1,Q3)]为63.0(56.0,74.0) μmol/L,较术前[65.6(56.2,77.0) μmol/L]降低(P<0.05);eGFR术后72 h [114.9(96.3,135.0) ml/(min·1.73m2)]和第7天[116.7(98.5,139.9) ml/(min·1.73m2)]较术前[112.3(94.1,133.5) ml/(min·1.73m2)] 升高(P<0.05);而sCysC在术后48 h[0.9(0.8,1.1) mg/L]较术前[0.9(0.8,1.1) mg/L]升高(P<0.05)。PC-AKI组sCr、sCysC术后48 h[108.0(95.3,125.0) μmol/L、1.5(1.2,2.0) mg/L]和72 h[123.4(91.3,143.0) μmol/L、1.6(1.1,2.0) mg/L]较术前[81.6(63.1,111.0) μmol/L、1.1(1.0,1.7) mg/L]升高(P<0.05),而eGFR术后48 h[55.8(48.9,77.6) ml/(min·1.73m2)]和72 h[52.7(47.7,63.9) ml/(min·1.73m2)]较术前[88.8(65.6,100.7) ml/(min·1.73m2)]下降(P<0.05);sCr、sCysC和eGFR在术后第7天均趋于术前水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sCysC及sCr可预测PC-AKI发生,其中sCysC预测的敏感度为69.2%(9/13),特异度为77.5%(300/387),阳性预测值为9.3%(9/96),阴性预测值为98.7%(300/304),术前sCysC低于1.09 mg/L发生PC-AKI的可能性较小。而术前sCr预测的敏感度为69.2%(9/13),特异度为76.7%(300/391)。阳性预测值为9.0%(9/100),阴性预测值为98.7%(300/304),即术前sCr低于77.6 μmol/L时发生PC-AKI的可能性较小。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CysC水平为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OR=13.917,95%CI:1.666~116.237,P=0.015)。PC-AKI患者1年生存率为50%,3年生存率为30%,5年生存率为30%,中位生存时间为6(0~26)个月。结论术前sCysC水平为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术前sCysC低于1.09 mg/L和(或)术前sCr低于 77.6 μmol/L可以排除PC-AKI的发生。

  • 标签: 肾损伤 血管内介入诊疗 血胱抑素C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针疗法在ⅢB型慢性前列腺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的74例ⅢB型慢性前列腺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电针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前列腺炎症状计数(NIH-CP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ⅢB型慢性前列腺患者临床干预阶段,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电针干预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该疗法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前列腺炎症症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针 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AngioJet药物机械偶联式血栓清除术(APMT)补救尿激酶(UK)溶栓失败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AMPE)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介入血管科采用APMT后续补救UK治疗AMPE失败的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对单独UK治疗失败患者予APMT辅助低剂量溶栓补救治疗。对心率(HR)、收缩压(SBP)、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PAP)及肺动脉阻塞指数(CTOI)和补救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6例患者均完成APMT操作,术后PAP较术前降低(P<0.05),辅助低剂量UK溶栓平均(3.25±1.78)d,溶栓结束时HR、SBP和PaO2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CTOI为(26.81±14.86)%,经APMT辅助UK溶栓治疗后降为(11.56±3.2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3.435,P<0.01),治疗后患者肺栓塞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APMT相关并发症包括2例心动过缓,2例胸部不适,2例血红蛋白尿,APMT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相关并发症中未见大出血事件发生,有2例小出血事件。结论UK溶栓失败的患者行APMT辅助低剂量溶栓继续治疗效果较好,可迅速减轻肺循环血栓负荷,改善PE临床症状、体征。

  • 标签: 肺栓塞 尿激酶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制剂羌独祛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寒湿阻证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羌独祛风丸,对照组服用小活络丸,治疗3个月后观察中医症状的变化情况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Rf、ESR、CRP、IL-1、IL-6、TNF-α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独祛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院内制剂 羌独祛风丸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 1、 2号方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如脑水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影响及治疗出血性中风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81例,对照组 8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按脑出血治疗指南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 7天 内给予口服出血性中风1号方,发病 8-21天口服出血性中风 2号方。出血性中风 1号方组成:水牛角 15g,钩藤 15g,牛膝 10g,生大黄 6g,栀子 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 400ml,分 2-3次温服;出血性中风 2号方组成:天麻 15g,赤芍 12g,三七 6g,益母草 15g,竹茹 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 400ml,分 2-3次温服。分别在入组时、发病第 7天、第 21天进行患者血肿体积测定、水肿带面积测定、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测定、格拉斯哥昏迷 (GCS) 评分及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检测药物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病第 21天 G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21天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同时间段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7天、第 21天水肿带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21天性因子 TN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7天,第 21天 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口服出血性中风 12号方联合西医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周围水肿带吸收及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使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出血性中风 脑出血 出血性中风 1 2号方,中西医结合疗法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膝骨关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增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D3及阿仑膦酸钠等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Lequesne评分。结果治疗第2周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6.67%,两组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4周、第6周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33%、86.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67%、43.3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2周,两组患者Lequesn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4周、第6周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抗骨质疏松药 盐酸氨基酸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