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以及品管圈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进食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品管圈干预能有效提高安全进食,切实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安全进食率
  • 简介:摘要患者,50岁男性,2020年4月1日以“高处坠落致志不清伴呕吐1 h”为主诉入院,拟急诊行“开颅减压术”。术后3 d出现间歇性发热,最高38 ℃,血液标本炎症指标均高于参考值上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仍反复发热。4月12日患者脑脊液标本常规与生化检测指标提示颅内感染,予以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脑脊液与血液标本培养48 h后,见针尖样、透明小菌落生长,经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为人型支原体。患者最终因病情严重且并发症多,治疗无效判定死亡。

  • 标签: 支原体,人型 颅脑损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给予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19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各组分别为99例新生儿。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传统组的院内感染、家长满意度、感染痊愈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的入住时间等。结果研究组的院内感染4例(4.04%)明显低于传统组20例(20.20%),研究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2例(92.93%)明显高于传统组80例(80.81%),研究组的感染痊愈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的入住时间等均低于传统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更加利于满足新生儿家长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及影响作用。方法: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血液透析室实施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常规组采取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实验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统计比对常规组略低(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增进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性,降低感染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透析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研究趋势及范围。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以“中心静脉导管、烧伤、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infection、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burn”为检索词进行预检索,在预检索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包括第1作者、研究发表时间、研究国家、研究类型、中心静脉CRBSI诊断依据和干预措施、研究样本选择、感染相关发生、研究结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第1作者来自中国、美国、阿根廷,发表时间为1990—2020年,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施性研究。纳入的文献对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诊断依据不统一,包括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南》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未指明出处的其他诊断标准。干预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涂层导管、乙醇浸渍的导管端口保护帽等新型材料,多学科合作及综合性预防措施等。纳入的文献中样本量均较少,样本选择不同,包括患者数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次数。纳入的文献中针对感染的结局指标呈多样化,国内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CRBSI千日感染为20.41‰~29.1‰,国外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CRBSI千日感染大部分<16.6‰,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患者中心静脉CRBSI发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相关研究结论为新型材料、多学科合作以及综合性预防措施对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有较好的效果。结论国内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类型多样,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干预措施已从规范相关操作措施转为对新型材料、多学科、多措施预防效果的探索,且后者对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烧伤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剂量多黏菌素B与标准剂量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肾损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多黏菌素B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¹·d⁻¹,31例(34.4%)]和标准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¹·d⁻¹,59例(65.5%)],观察两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疗效、肾功能的变化及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剂量组日均多黏菌素B剂量和疗程分别为(2.98±0.45)万U/kg和(9.16±4.15)d,标准剂量组分别为(1.73±0.35)万U/kg和(7.32±3.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6,P<0.01;t=2.04,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3.9%(26/31),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61.0%(3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95,P=0.03)。标准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55.00(37.00,92.47)和50.10(34.00,156.0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8,P=0.07),45.8%(27/59)的患者发生AKI;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69.40(47.00,94.70)和116.20(59.20,21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P<0.01),67.7%(21/3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AKI;两组AKI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94,P=0.04)。高剂量组30 d病死为32.3%(10/31),因AKI死亡4例,标准剂量组30 d 病死为49.2%(29/59),因AKI死亡1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12;χ2=0.25,P=0.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高剂量多黏菌素B(调整OR=2.662,95%CI 1.082~6.549,P=0.03)与AKI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使用高剂量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有效率,AKI发生显著升高。

  • 标签: 多粘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 肾损伤 药物毒性 药效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剂量多黏菌素B与标准剂量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肾损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多黏菌素B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¹·d⁻¹,31例(34.4%)]和标准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¹·d⁻¹,59例(65.5%)],观察两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疗效、肾功能的变化及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剂量组日均多黏菌素B剂量和疗程分别为(2.98±0.45)万U/kg和(9.16±4.15)d,标准剂量组分别为(1.73±0.35)万U/kg和(7.32±3.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6,P<0.01;t=2.04,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3.9%(26/31),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61.0%(3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95,P=0.03)。标准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55.00(37.00,92.47)和50.10(34.00,156.0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8,P=0.07),45.8%(27/59)的患者发生AKI;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69.40(47.00,94.70)和116.20(59.20,21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P<0.01),67.7%(21/3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AKI;两组AKI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94,P=0.04)。高剂量组30 d病死为32.3%(10/31),因AKI死亡4例,标准剂量组30 d 病死为49.2%(29/59),因AKI死亡1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12;χ2=0.25,P=0.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高剂量多黏菌素B(调整OR=2.662,95%CI 1.082~6.549,P=0.03)与AKI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使用高剂量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有效率,AKI发生显著升高。

  • 标签: 多粘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 肾损伤 药物毒性 药效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