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舍曲林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癫痫伴精神障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实行丙戊酸钠联合舍曲林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精神功能。结果: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CD3、CD4、CD5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精神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丙戊酸钠联合舍曲林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舍曲林 癫痫 精神障碍
  • 作者: 刘晓星 董群喜 师乐 胡斌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精神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精神疾病尚处于发病机制不清、客观诊断标准不足、治疗手段有限的困境。为研讨精神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现阶段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于2022年11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了以“新型精神健康诊疗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35次学术讨论会。

  • 标签: 精神障碍 新型技术 诊断与治疗 香山科学会议
  • 作者: 阙建宇 陈斯婧 邓佳慧 范滕滕 师乐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身医学研究室,北京 100191,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病学系,香港 999077,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物理治疗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睡眠医学科,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类型,不仅会增加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还会影响精神障碍的病程、转归和预后。干预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有利于缓解亚临床型精神心理症状,从而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社会功能的损害,进而改善临床预后与转归。本文围绕慢性失眠障碍一线治疗手段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精神心理症状,以及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相关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自杀预防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既往研究发现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不仅能通过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来缓解其他精神心理症状,还可通过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来缓解焦虑抑郁症状、降低物质使用障碍和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风险、减少治疗成本和社会功能损害,是干预精神障碍患者失眠症状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基于既往研究证据列出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推荐使用流程,并围绕临床获得性和患者依从性两大导致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推广受限因素进行阐述,以期为促进其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 标签: 失眠 精神障碍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募集的研究对象,构建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分析生活方式对冠心病遗传效应的效应修饰作用,探索冠心病的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 477对≥25岁的同性别双生子,含39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6对双生子均患冠心病。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当前吸烟、当前饮酒、体力活动和蔬果摄入等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遗传效应均没有修饰作用(均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中未发现冠心病的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生活方式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双生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冠心病的分布特征,探索我国双生子人群中冠心病的分布规律,为遗传和环境对于冠心病的作用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34 583对双生子进行分析,描述冠心病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的冠心病同病率,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2±12.4)岁,本研究双生子冠心病患病率为0.7%,女性、年龄较高、北方、肥胖者中冠心病患病率更高。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MZ冠心病同病率为25.3%,DZ为7.4%,MZ高于DZ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心病的遗传度为19.3%(95%CI:11.8%~26.8%)。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分层中,均有MZ的冠心病同病率大于DZ的趋势,女性、北方、18~30岁人群和≥60岁人群中,冠心病的遗传度更高。结论本研究双生子人群冠心病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冠心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特征的人群中遗传效应大小可能不同。

  • 标签: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双生子的2型糖尿病分布特征,为揭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CNTR 2010-2018年项目登记的所有双生子中,纳入≥30岁且有完整登记信息的18 855对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2型糖尿病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对内一致性的分布。结果研究对象年龄(42.8±10.2)岁,同卵双生子(MZ)10 339对,异卵双生子(DZ)8 516对。全人群中2型糖尿病报告患病率为2.2%,MZ和DZ报告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MZ同病率为38.2%,DZ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中MZ同病率均大于DZ(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在北方,仅在<60岁人群中发现MZ同病率大于DZ(P<0.05);而南方,≥60岁男性MZ同病率也大于DZ(P<0.05)。结论本研究的双生子人群2型糖尿病报告患病率低于一般人群,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中均提示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中起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可能不尽相同。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双生子研究 同病率 现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的分布特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子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子共25 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子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子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子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子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双生子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 标签: 饮茶 双生子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伴语言障碍儿童尾状核头改变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34例ASD伴语言障碍儿童资料为病例组,同期30名健康儿童资料为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两组脑体积差异,两组双侧和右/左(R0)尾状核头DK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平均弥散系数、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Da)、径向弥散系数、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弥散峰度、径向弥散峰度(radial kurtosis,Kr)的比较利用协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尾状核头DKI参数值与沟通、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白质和灰质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沟通得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R0-Da值、左侧尾状核头Kr值、左侧尾状核头Mk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R0-Mk值小于对照组(P=0.014);对照组儿童左侧尾状核头Kr与语言理解分数呈负相关(r=-0.514,P=0.004),左侧尾状核头Mk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分数均呈负相关(r=-0.701,P<0.001)、(r=-0.614,P<0.001),R0-Mk值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分数均呈正相关(r=0.481,P=0.007)、(r=0.410,P=0.025),ASD组儿童双侧尾状核头及R0-DKI参数值与语言评分均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DKI可用于评估ASD儿童尾状核头异常改变,其偏侧化改变影响语言正常表达。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弥散峰度成像 尾状核头 语言偏侧化 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
  • 简介:摘要睡眠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过程,对人类的生存和身心健康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睡眠问题日益严峻。睡眠医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国际和国内的研究学者就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睡眠的生理功能、常见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干预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睡眠与认知、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等相关,长期睡眠紊乱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内分泌紊乱等,从而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甚至是死亡的发生风险。未来睡眠医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开展全面睡眠基础研究、推进多学科联合的诊断治疗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标准化睡眠中心的建立,共同促进睡眠医学的全面发展。

  • 标签: 睡眠 睡眠觉醒障碍 入睡和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造成了严重且持久的健康和社会危害,接种疫苗是当下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有效的方法。精神障碍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但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是否应接种疫苗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的重要问题。为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本文从精神障碍患者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法律和伦理问题等方面提供专家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精神障碍 疫苗接种 专家建议
  • 作者: 张五芳 马宁 王勋 吴霞民 赵苗苗 陈润滋 管丽丽 马弘 于欣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近5年来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为政府制定下一步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启用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登记、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100%的区县均使用信息系统。全国登记在册患者6 430 587例,报告患病率0.46%(6 430 587/1 396 537 459);在管患者6 116 599例,管理率95.12%(6 116 599/6 430 587),规范管理患者5 724 019例,规范管理率89.01%(5 724 019/6 430 587);服药患者5 648 162例,服药率87.83%(5 648 162/6 430 587),规律服药患者4 426 498例,规律服药率68.84%(4 426 498/6 430 587);病情稳定患者5 277 746例,病情稳定率96.40%(5 277 746/5 474 881)。与2019年相比,在册患者增加200 430例,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病情稳定率分别增加0.88%、2.50%、3.75%、11.39%、1.15%。西部地区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F=6.317,P=0.005)。2020年登记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分别为2.69、3.28、1.68、1.92、4.70和9.89年,均明显短于2019年登记建档患者。结论2020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患者人数持续增长,新登记患者未治期明显缩短,患者管理和服药水平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应针对当地精神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制定适宜政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率。

  • 标签: 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信息系统
  • 作者: 马宁 陈润滋 张五芳 王云锋 白羽 苏荣成 李紫聿 王文君 吴霞民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 315200,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成都 611731,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呼和浩特 010010,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1147,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及“十三五”期间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截至2020年底的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从类型、主办单位、所属行政级别、东中西部、省份、亚专科等方面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床位、人员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798 191张(5.65张/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50 124人(3.55名/10万人),注册护士139 642人(9.89名/10万人)。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中,649家(1.09%)设有老年精神科病房,312家(0.53%)设有儿童精神科病房,1 548家(26.08%)设有康复科。全国350个区县(12.31%)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83个区县(31.05%)无精神科床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精神科开放床位、医师和护士数量较中部相差4倍左右、较东部差7~11倍。结论2015—2020年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床位数、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数等大幅增长,但仍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亚专科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制定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县级和中西部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建设;大力支持老年、儿童、康复等精神卫生亚专科发展。

  • 标签: 精神卫生 卫生资源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重指数(BMI)和冠心病的遗传度,并通过估算遗传相关性来探索二者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以2010—2018年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全国11个省/直辖市调查的双生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双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BMI与冠心病的遗传度,并估算其遗传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 340对年龄≥25岁的同性别双生子。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在双变量模型中发现BMI与冠心病患病的遗传度分别为0.52(95%CI:0.49~0.55)和0.76(95%CI:0.69~0.81),而且二者具有遗传相关性,遗传相关系数rA=0.10(95%CI:0.02~0.17)。结论在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中,BMI与冠心病患病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二者的相关性可归因于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 标签: 冠心病 体重指数 遗传度 遗传相关性 双生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恶性肿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融入与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到恶性肿瘤护理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人文关怀护理 融入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募集的20 340对≥25岁的同性别双生子,构建单变量遗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评估BMI对冠心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反映冠心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结果调整年龄后,在男性中发现BMI对冠心病患病受到的遗传效应有负向修饰作用,遗传效应修饰系数(βa)及95%CI为-0.14(-0.22~-0.04),说明log-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的遗传通径系数减小0.14,从而导致冠心病的遗传效应减小。而且低BMI(<24.0 kg/m2)男性冠心病患病的遗传度为0.77(0.65~0.86),而高BMI(≥24.0 kg/m2)组对应模型中的遗传度为0.56(0.33~0.74)。在女性中未观察到冠心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结论中国成年男性双生子人群中发现冠心病患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且遗传因素在低BMI组冠心病患病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体质指数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双生子研究
  • 简介:摘要创伤引起的多发伤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救治难度大但目前创伤救治的医疗模式仍然存在不足,创伤患者的救治面临巨大挑战。人工智能(AI)是基于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基础算法的智能技术,现已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其高效精准的计算机视觉、规划决策以及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技术方向既提高了创伤患者救治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负荷,弥补了传统创伤救治模式的不足。笔者对AI在创伤急诊分诊、诊断、治疗及战创伤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I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智能 创伤和损伤 数学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12 107对≥30岁同性别双生子,拟合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计算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0.31~0.84)。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体力活动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6(0.06~0.88),低于相同模型中体力活动未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0.68(0.36~0.94)]。结论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体力活动可修饰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双生子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BMI的分布特征,探索BMI在双生子人群中的特殊分布规律,为超重及肥胖高危因素分析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线索和基础资料。方法选自CNTR中2010-2018年完成问卷调查的双生子对,纳入≥18岁具有完整双生子对登记信息,且身高、体重等关键变量无缺失或异常者进行分析,共计32 725对成年双生子。描述CNTR项目成年双生子BMI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双生子对内成员BMI差异的分布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6±12.4)岁,同性别双生子对79.7%。研究对象平均BMI为22.5 kg/m2,超重率为23.7%,肥胖率为4.9%。男性、50~59岁组、北方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婚者的双生子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更高(P<0.001)。同卵和异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出生的双生子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后出生者(P<0.05)。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对内BMI差异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性检验P<0.001),异卵差异高于同卵,且卵型间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BMI一致率存在卵型差异(P<0.05),同卵高于异卵。结论本研究的双生子人群BMI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BMI为可遗传的性状,且遗传作用可能随年龄而变化。

  • 标签: 体质指数 双生子 肥胖/超重 分布现况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一项由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心理学、控制论、决定论等多学科交叉融会而成的前沿技术,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计算机算法来研究人类大脑的智能,对人类的智力进行模拟、开发和延伸,最终实现计算机的自主智能活动。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已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决策规划以及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几个宏观技术方向,并广泛应用到骨科领域中,改变了骨科疾病传统的诊疗思路。AI技术应用于骨科不但提高了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荷,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临床保障,给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带来巨大推进。经过文献检索筛查,本文选取了近几年来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在急诊分诊、病情危重度评估、疾病诊断、高危人群风险预测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介绍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AI技术和骨科领域新的深度融合,并为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