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霾伏中国2011年入冬以后,持续数目的灰蒙天色、混浊空气突袭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重要城市,笼罩京津冀、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广袤地区,这一事件引发举国关注的同时,也让两个令人陌生的新词——“雾霾”和“PM2.5(细颗粒物)”,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 标签: 专题报道 保卫 京津冀
  • 简介:继刑事诉讼启动步伐后,《民事诉讼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为民诉)也于2011年10月进入初次审议程序。颇为相似的是,民诉法方案同样引发了一地争议,步伐亦因此暂缓,未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继续审议。

  • 标签: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效率 公正 审议程序 刑事诉讼法
  • 简介:从“两控区”到全覆盖强化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是环境管理的改革方向,也是此次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通称“两控区”)全面扩容。

  • 标签: 专题报道 大气污染防治法 转型 保卫 总量控制 污染排放
  • 简介:随着《侵权责任》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因制定《物权法》而掀起的“民法热”再度成为公共话题。寻找利益冲突的平衡点侵权责任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合理划定权利疆域和责任界线,这就意味着《侵权责任》是一门平衡利益冲突的艺术,需要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权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保卫 侵权责任制度 利益冲突
  • 简介:2007年6月24日,传闻已久的民事诉讼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并非伤筋动骨式的“大修”,而是着力破解公众最为不满、亦是最为顽固的“申诉难”和“执行难”。

  • 标签: 民诉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民事诉讼法 “执行难” 修正案 申诉
  • 简介:建国六十年来,国务院先后11次对行政法规或者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对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包括全面清理5次,专项清理6次。其中,10次清理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与相对而言较为原则性、纲要化的法律相比,法规、规章等下位更侧重细节性、具体化的制度设计,对社会生活、公民权利的影响也更加直接。正因此,对于建构一个完善的法制体系而言,下位清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更具有"细节的力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