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广州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车水马龙,华厦林立。百年前,广州还是一个水网交错的水城,两岸既有商贾贸易之繁荣,亦有香花妙韵之悠闲。这般景况,依稀如梦。想领略晚清广州的蜿蜒与生趣,可在广府南音、粤讴的婉转文词中寻找。

  • 标签: 叹五更 粤讴 海幢寺 惠群 经典唱段 岭南建筑
  • 简介:粤剧到底有多少年历史,众说纷纭。如果从笼统的“广东大戏”算起,则已逾五百载沧桑。然而粤剧表演从官话转为白话,与本土艺术、文化相结合,形成真正的地方戏剧,不过近百年的事情。

  • 标签: 粤剧 地方戏剧 艺术
  • 简介:持续一个月的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是爱戏之人的节日。粉墨登场,曲终人散,总令人难免唏嘘,追寻着风中萦绕的余音,徘徊而不忍去。回味戏中滋味,既是享受,也是学习。尤其是艺术节上展示的古老而珍稀的剧种,其中的坚守与改良、传承与传播,对于戏剧的渊源与生态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传统戏剧虽然已不是主流娱乐,但依然在戏剧城市化的今天葆有顽强的生命力,依然能与不同朝代的性情中人心血相通,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多么应该珍惜。

  • 标签: 艺术节 剧种 传统戏剧 传承与传播 广东省 城市化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最红的《白蛇传》故事,不是京昆,不是越剧,而是粤剧中的《仕林祭塔》。伶人竞相习唱《仕林祭塔》,哪家剧院上演此戏,门前必有行人驻足,徘徊不忍去。隔墙听曲,也能消磨些许惆怅。《仕林祭塔》唱段抑扬顿挫,穿云裂帛,韵味浓郁,不是谁都能唱好的。风靡上海滩的这一曲,是粤剧全女班"群芳艳影"正印花旦李雪芳唱红的。朱孝臧、况周颐、潘飞声、简琴斋等沪上和岭南名士因捧李雪芳被称为"雪党",他们亦乐在其中。

  • 标签: 旧上海 粤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蛇传》 上海滩
  • 简介:肉吃多了,就想吃点五谷杂粮。才子佳人戏看多了,就要看看和尚。所以我看《六祖惠能》,觉得很有意思。去年九月在中山纪念堂隆重演出的粤剧《六祖惠能》,并不是给才子佳人解腻的,而是在六祖圆寂1300年,广东粤剧人向六祖致敬的。此剧虽在服装设计、情节安排、思想深度上尚待改善,但未尝不是一种新题材粤剧的开端。更可贵的是,这种创新,是建立在极大尊重传统唱腔、排场、名剧名段的基础上的。

  • 标签: 灵性 情感 戏剧 才子佳人 六祖惠能 中山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