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以下文章简称“突聋”)患者,通过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价值。方法:择取突聋患者140例,时间选择2019年02月~2020年0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同等人数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地塞米松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情况加以比对。结果:治疗前纯音听阈水平有可比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纯音听阈水平显著偏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偏高,(p<0.05)。结论:耳鼻咽喉科收治突聋患者,通过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纯音听阈水平,提升整体临床疗效果。

  • 标签: 突聋 地塞米松 纯音听阈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收治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实施布地奈德治疗同时加入克拉霉素共同治疗效果。方法:择取CRS患者120例,时间选取阶段为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同等人数2组,单药组与联合组,前者全部给予克拉霉素治疗,后者全部给予克拉霉素+布地奈德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情况加以对比。 结果: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偏低,CRP及IL-2水平相比,联合显著偏低,(p<0.05)。结论:耳鼻咽喉科收治CRS患者实施布地奈德治疗同时加入克拉霉素共同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 标签: CRS 布地奈德 克拉霉素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①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中位年龄41(14~67)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36例(90.0%),IPI评分中高危、高危23例(57.5%);25例(62.5%)有B症状,发热最为常见,其次为消瘦、盗汗;38例(95.0%)有结外侵犯;25例(62.5%)LDH升高;25例(62.5%)Ki-67≥80%;ALK阳性22例(55.0%),中位年龄29(14~67)岁,ALK阴性18例(45.0%),中位年龄51.5(19~67)岁,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②40例患者均接受化疗,采用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18例,ECHOP(依托泊苷+CHOP)方案12例,其他方案10例;26例(65.0%)获得完全缓解(CR),ALK阴性(P=0.029,OR=13.458)和Ki-67≥80%(P=0.04,OR=14.453)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ECHOP方案的CR率高于CHOP方案[83.3%(10/12)对38.9%(7/18),P=0.026]。③LDH水平、IPI评分、ALK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对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CL发病男性居多,青少年至中老年均有发病,ALK阳性中年轻患者居多,诊断时临床分期晚,多数患者有结外侵犯,半数以上患者有B症状、LDH升高、Ki-67高表达;ALK表达与否、Ki-67表达水平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可影响疗效,LDH水平、IPI评分、ALK表达与否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可影响PFS和OS;ECHOP是较优的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