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作者: 周蓉 李晓茜 范中学 崔成宝 白爱梅 邓英 卢美璇 郭雄 王溪 宁玉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地方性氟砷中毒防研室,西安 710003,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地方性氟砷中毒防研室,西安 710003,陕西省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康 725000,陕西省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汉中 723000,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情变化、改良炉灶使用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2015 - 2020年按照《陕西省燃煤污染中毒监测实施方案》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个自然村定期开展现场调查,了解监测村基本防治情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抽取其中5户家庭,采集煤样并按照《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058-2008)进行煤砷含量测定。对监测村内高砷煤暴露人群按照《地方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开展病情调查,每年采集30名成年砷中毒患者(男女各半)即时尿样,采用《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8-1996)测定尿砷含量。结果共监测240户家庭,其中2018 - 2020年病区监测家庭改良炉灶质量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持续维持在100.00%;清洁能源使用率由2015年的75.00%(30/40)上升至2018 - 2020年的100.00%(40/40,χ2趋势 = 25.5,P < 0.001),73.75%(177/240)的家庭使用多种清洁能源。2018 - 2020年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储存和加工前淘洗率均持续达到100.00%(40/40)。共采集病区煤样120份,煤砷含量为(118.09 ± 57.91)mg/kg,范围为16.70 ~ 280.94 mg/kg。砷中毒患者检出率由2015年的6.34%(231/3 646)降至2020年的2.90%(109/3 754,χ2趋势 = 121.8,P < 0.001),未检出皮肤癌及鲍文氏病患者。共采集尿样720份,尿砷含量几何均值为0.038 1 mg/L,范围为0.000 5 ~ 0.312 9 mg/L。结论陕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病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改良炉灶质量、正确使用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均提升,健康相关行为基本形成,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 标签: 砷中毒 改炉改灶 尿砷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是否存在过早衰老。方法收集大骨节病、骨关节炎和对照组的膝关节软骨样本各5例,样本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取膝关节软骨样本DNA,采用Illumina Infinium HumanMethylation450 BeadChip芯片技术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同时,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数据,利用线上DNA甲基化衰老时钟计算器(https://dnamage.genetics.ucla.edu/home)计算样本的DNA甲基化年龄,并与实际年龄进行比较。结果在大骨节病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发现1 212个差异甲基化CpG位点,包括497个高甲基化CpG位点和715个低甲基化CpG位点,分别对应264个高甲基化基因和368个低甲基化基因;在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发现656个差异甲基化CpG位点,包括343个高甲基化CpG位点和313个低甲基化CpG位点,分别对应177个高甲基化基因和174个低甲基化基因。在上述比较中,检测到367个重叠CpG位点(对应182个基因),这些位点在大骨节病组与对照组以及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均存在差异甲基化表达。DNA甲基化衰老时钟结果表明,大骨节病、骨关节炎以及对照组DNA甲基化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平均年龄加速度差异分别为2.549、0.017、- 5.364岁,大骨节病组和骨关节炎组DNA甲基化年龄均大于实际年龄。结论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均存在过早衰老。

  • 标签: 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衰老 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