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郭福美 王长明 陶格同 张新娟 马海林 王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拉萨 8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长期高原环境暴露影响知觉闭合功能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0名首次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 658米)并居住满两年的大学生作为高原组,另选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9名从未去过高原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平原组,比较两组被试的基本生理指标。两组被试接受面孔成对比较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比较两组被试脑电数据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被试生理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脑电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生理学指标显示,高原组大学生的心率[(86.71±10.82)次/min,(75.97±11.28)次/min ;t=-3.19,P=0.002]、舒张压[(75.93±9.19)mmHg,(68.59±11.42)mmHg);t=-3.20,P=0.002]均显著高于平原组;高原组大学生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平原组[(90.77±2.25)%,(98.31±1.56) % ;t=14.00,P<0.001]。在面孔成对比较任务中,事件相关电位的P1波潜伏期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大学生显著短于平原组[(105.10±15.59)ms,(128.35±14.40)ms,P<0.001]。N170波幅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波幅显著大于平原组[(-7.57±3.83)μV,(-5.11±3.26)μV,P=0.005]。NCL波幅组别和半球交互效应显著(F(1,57)=9.72,P=0.003),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平原组右侧波幅显著大于左侧[(0.46±1.31)μV,(1.16±1.33)μV]。P1潜伏期与心率(r=-0.46,P<0.01)、血氧饱和度(r=0.64,P<0.01)和舒张压(r=-0.26,P=0.049)均显著相关。结论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视觉早期感知的神经反应活动加快,在面孔整体构型加工阶段激活了更多神经元,在知觉闭合完成阶段出现半球代偿效应。

  • 标签: 高原环境暴露 知觉闭合 事件相关电位 遮挡面孔 半球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