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急诊重症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急诊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n=72)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分组法施以1:1比例分组,护理A组予以患者常规方式护理干预,护理B组予以患者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B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 标签: 急诊 重症护理 常规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 简介:油画的创作方式丰富多样,同时油画创作的工具也多种多样,不同的绘画工具创作出的作品风格各不相同,将绘画工具分类,分别创作同一幅作品,观察画面效果分析工具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绘画效果,将作品放大具体的分析画面作品在笔触,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创作提供参考素材。

  • 标签: 油画创作 中西结合 画面效果 工具 影响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护理干预策略在老年抑郁症康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研究发现,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和康复治疗等策略在改善患者情感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评价方面,标准抑郁症评估工具和多维度指标的综合使用可更全面地了解护理干预的效果。未来,个性化护理、数字健康工具和跨学科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老年抑郁症管理的进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 标签: 老年抑郁症,护理干预,效果评价,康复策略,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受试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将其随机打乱分组,每组受试者30例,分成干预组(留置针)、对照组(头皮针),对比2组穿刺不良现象和穿刺成功率。结果:干预组留置针穿刺不良现象发生率更低,干预组穿刺成功率(一次性)为96.67(29例)高于对照组76.67%(23例),P小于0.05。结论:新生儿患者静脉穿刺治疗风险系数高,留置针穿刺与一次性头皮针穿刺相比,实用性和优势性更突出,值得在该类患者群体中积极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 不良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对直肠癌患者癌症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参与本研究,随机抛硬币法均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心理状况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 综合护理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 2018.08-2019.08 收取 70 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划分方式将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均 35 例,对比 2 组患者康复情况。 结果: 干预前组间 ADL 评分差异无意义( P > 0.05 );干预后,对照组 ADL 评分较低于试验组( P < 0.05 )。干预 6 周后,试验组肌力 ≥ Ⅲ级患者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恢复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舒适度、应激状态及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变化,记录两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的变化,观察两组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水平、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配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激状态,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细节护理 应激状态
  • 作者: 郭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跨伦理模型护理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三叉神经痛瘤患者中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更加新颖的跨伦理模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和对病人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痛病人实施跨伦理模型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睡眠,增加病人的照护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跨伦理模型护理;三叉神经痛;睡眠质量;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正常生活能力、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肛周感染发热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正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肛周感染发热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个体化护理对于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白血病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发热的护理方式,在减轻了患者痛苦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个体化护理 白血病骨髓抑制期 肛周感染发热
  • 简介:摘要: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石油供应不安全因素较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不够成熟。为了提高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效率,技术人员可从钻井技术、物探技术、测井技术等方面着手,为石油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石油 地质勘探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逐渐完善,绿色建筑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然而,2030年我国碳排放达峰承诺,“十九大”绿色发展相关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对居住舒适度及环境健康性能的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均对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发展的最终、最大的收益是以人为本地提高建筑质量尤其是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如何与时俱进地利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传感、通信、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先进的健康理念,尽可能地提高包括室内环境品质、能耗等在内的建筑性能,是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团队的一些前期研究,从以性能为导向的建筑设计优化技术、“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营造理念及室内环境的智能化营造的初步尝试等三个层面探讨了新时代高品质建筑的实现途径,并提出了我们对未来智慧人居的设想与展望。

  • 标签: 我国 绿色建筑 高品质发展 需求分析 展望
  • 简介: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说,塑造个人良好的文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就是从小学生语文课开始,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将直接受到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影响。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得到高质量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活动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员是否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是否懂得正确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的方法。方法将病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进行对比调查,对照组病员为新入院病员,没有对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进行全面规范化培训,实验组病员为入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病员责任护士即向病员进行讲解及培训,再由科室感控护士组织具体学习,对探视者责任护士也进行循环讲解。结果经过讲解和培训的实验组在住院期间不仅能正确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而且出院后也能向周围家人及朋友提供关于快速手消毒剂的正确知识,病房物表监测合格。结论目前快速手消毒剂在病区广范放置使用,病员入院后即给予对手卫生及快速手消毒剂如何正确使用方法的进行规范化培训,既能减少病菌传播,又发挥手消毒剂的真正用途,让病员及更多的人群受益。

  • 标签: 快速手消毒剂 使用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经济建设的整体进程。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的长久化运行,需要在稳定的财务体系支撑基础上,发挥出财务核算管理在电力企业当中的关键作用,使其能够逐渐朝着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方向转型,及时完成大量的财务核算工作任务。在新会计准则的推行过程中,实现了对电力企业财务核算模式的优化与升级,并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在坚持新会计准则指导的基础上,从电力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入手,打造更加完善的财务核算工作模式。

  • 标签: 新会计准则 电气企业 财务核算 影响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城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以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且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相较于传统低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机电工程方面展现出更高的复杂性和技术挑战性。机电工程施工作为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电气、暖通空调、给排水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紧密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超高层建筑 机电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n=86)和非SAP组(n=139)。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指标预测SAP的价值。同时根据SA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将SAP患者分为低危38例,中危28例,高危20例,分析各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差异性。采用SPSS 23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113,95%CI 1.029~1.196,P<0.05)、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OR=1.035,95%CI 1.012~1.060,P<0.05)、C-反应蛋白(CRP)(OR=1.078,95%CI 1.009~1.091,P<0.05)为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计数(OR=0.424,95%CI 0.198~0.910,P<0.05)、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OR=0.020,95%CI 0.002~0.280,P<0.05)为SA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AUC=0.920,95%CI 0.877~0.952,P<0.05)、淋巴细胞计数(AUC=0.860,95%CI 0.807~0.902,P<0.05)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AUC=0.871,95%CI 0.820~0.912,P<0.05)对SAP的预测价值较CRP(AUC=0.671,95%CI 0.606~0.732,P<0.05)和PLR(AUC=0.645,95%CI 0.578~0.707,P<0.05)大。高危SAP患者的NIHSS评分和CRP均高于低危SAP患者(t=2.341和3.058,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低危SAP患者(t=4.799和4.103,P<0.05)。高危SAP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中危SAP患者(t=4.085,P<0.05)。结论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及CRP对S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分级有预测价值。SAP的诊疗中应同时考虑ACI患者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 标签: 肺炎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梗死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