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射频消融(RFCA)患者的心理分析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取15例RFCA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展开分析,并提供护理措施。比对心理健康症状、依从性。结果:护理前后相比,护理后SCL-90评分低(P<0.05),依从率高(P<0.05)。结论:对RFCA心理进行分析并干预对应护理,可消除不良情绪,改变配合依从性,保证手术安全。【关键词】心内科;射频消融;心理分析;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期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效能。方法:2022年2月-2023年5月,将8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期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运用整体护理模式,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CL-90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躯体化评分指标、强迫症状评分指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指标、抑郁评分指标、焦虑评分指标、敌对评分指标、偏执评分指标、精神病性评分指标,以及恐怖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化评分指标、强迫症状评分指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指标、抑郁评分指标、焦虑评分指标、敌对评分指标、偏执评分指标、精神病性评分指标,以及恐怖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期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患者 整体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监测维持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29-35mmHg,疗程为7d。对照组不采取过度通气法。患者均给予抗感染、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及营养供给等配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7d内颅内压变化,半年后对治疗预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过度通气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半年后,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损伤患者颅内压,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气管切开 过度通气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下开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对胰腺癌患者围期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诊疗的132例胰腺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围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围期于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下开展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心理应激水平、营养状态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出院时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中各分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出院日,观察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主观综合性营养表(SGA)评分均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低,同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转铁蛋白(SF)、前白蛋白(PA)水平及体重指数(BMI)均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下床活动、经口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下开展PDCA循环管理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应激水平及营养状态,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 PDCA循环管理 胰腺癌 围术期 营养状态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配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胆囊结石 2型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模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