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末正压(PEEP)水平选择对俯卧位通气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效果和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均给予肺保护通气策略及俯卧位通气治疗,PEEP较低水平〔8~12 cmH2O(1 cmH2O=0.098 kPa)〕为对照组,PEEP较高水平(13~17 cmH2O)为观察组。机械通气全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于治疗前及治疗48 h时记录肺复张指标,如肺动态顺应(Cdyn)、肺驱动压(DP)、心率及血乳酸(La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患者胸腔积液及心、肝、肾功能不全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PEEP水平为(10.9±1.2)cmH2O,观察组PEEP水平为(15.6±1.5)cmH2O。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复张、血清因子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两组肺复张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且高PEEP水平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复张效果、氧合效果明显优于较低PEEP水平的对照组〔Cdyn(mL/cmH2O):37.61±5.09比32.51±4.97,DP(cmH2O):10.36±1.51比12.55±1.35,心率(次/min):93.13±10.56比108.56±12.49,Lac(mmol/L):2.34±0.41比3.41±0.57,PaO2(mmHg,1 mmHg=0.133 kPa):95.13±3.33比91.81±2.75,PaO2/FiO2(mmHg):180.12±7.25比150.29±8.52,PaCO2(mmHg):38.31±2.13比45.22±2.61,均P<0.05〕。两组治疗后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PEEP水平的观察组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低PEEP水平的对照组〔IL-6(ng/L):526.24±125.18比465.18±130.52,TNF-α(ng/L):42.47±2.20比34.12±1.89,hs-CRP(mg/L):101.24±23.26比83.56±25.51,均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及心、肝、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比8.0%、10.0%比16.0%、2.0%比10.0%、2.0%比6.0%,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较高PEEP水平有利于重度ARDS患者的肺复张效果,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更佳,并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但较高PEEP水平初始通气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因子的释放。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 呼气末正压 炎性因子 肺复张
  • 简介:摘要:目的: CRP、 PCT联合检验诊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的价值及病程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122例急性胰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作为研究组( n=56),将胆源性急性胰腺作为对照组( n=66),分别进行 CRP、 PCT联合检验。结果:研究组 CRP、 PCT、 TG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住院天数、复发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CRP、 PCT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RP PCT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病程
  • 简介:  【摘要】情境教学是近几年在数学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较为简单直观,而数学是一门逻辑强、具有高度抽象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真实和有效

  • 标签:   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三性”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渐进入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于电网运行的可靠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世界目前为止最大的人造系统,电力系统是当代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力企业如果想要维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就需要对电网实施实时调度运行,从而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的解决对策。本文就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安全控制展开探讨。

  • 标签: 电力调度 主网运行 安全控制 有效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小学科学教学重要也变得不容小觑。但目前科学课堂上仍旧存在着些许不足,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上,仍需要教师的助力,以科学的手段落实科学课堂,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效率,为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培养效果,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希望对有关教育学者有所启发。

  • 标签: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的CT特点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对不同亚型的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的影像特点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n=24):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5.4-98.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5例,不规则患者有19例,CT平扫后,密度不均患者有20例,合并团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的患者有19例,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17例,增强CT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轻度或者中重度的不均匀强化情况,通过静脉以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强化,11例包埋下腔静脉或者腹主动脉分支,9例合并淋巴结、骨骼或者实质脏器转移。L2期有15例,M期共9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n=7):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6.7-83.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1例,形态不规则患者有6例,通过CT平扫,密度不均匀患者有5例,合并条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反应的患者共有5例,存在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4例。通过增强CT扫描,其特点和神经母细胞瘤的特点相似,4例包埋或者向周围血管挤压。L1期共1例,L2期共6例;节细胞神经瘤(n=2)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1.5-77.1mm之间,形态规则。通过CT平扫,密度均匀,合并斑点状钙化患者有1例,通过增强CT扫描后,通过动脉期无强化反应,静脉期或者延迟期存在均匀强化反应,L1期有1例,L2期有1例。结论:儿童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患者一般为合并钙化反应的单发病灶,肿瘤大小对于良恶性病灶的评估无明显提示意义,神经母细胞瘤以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两者影像学表现重叠之处较多,前者的发病年龄更低,恶性程度高于后者,且更加容易转移,预后效果差。

  • 标签: 腹膜后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 CT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的CT特点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对不同亚型的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的影像特点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n=24):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5.4-98.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5例,不规则患者有19例,CT平扫后,密度不均患者有20例,合并团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的患者有19例,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17例,增强CT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轻度或者中重度的不均匀强化情况,通过静脉以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强化,11例包埋下腔静脉或者腹主动脉分支,9例合并淋巴结、骨骼或者实质脏器转移。L2期有15例,M期共9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n=7):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6.7-83.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1例,形态不规则患者有6例,通过CT平扫,密度不均匀患者有5例,合并条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反应的患者共有5例,存在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4例。通过增强CT扫描,其特点和神经母细胞瘤的特点相似,4例包埋或者向周围血管挤压。L1期共1例,L2期共6例;节细胞神经瘤(n=2)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1.5-77.1mm之间,形态规则。通过CT平扫,密度均匀,合并斑点状钙化患者有1例,通过增强CT扫描后,通过动脉期无强化反应,静脉期或者延迟期存在均匀强化反应,L1期有1例,L2期有1例。结论:儿童腹膜后外周神经母细胞肿瘤患者一般为合并钙化反应的单发病灶,肿瘤大小对于良恶性病灶的评估无明显提示意义,神经母细胞瘤以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两者影像学表现重叠之处较多,前者的发病年龄更低,恶性程度高于后者,且更加容易转移,预后效果差。

  • 标签: 腹膜后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 CT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种胰岛功能评价参数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相关。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观察2019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的216例T2DM患者,以AIP=0.06为切点分为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组(N组:AIP<0.06)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组(A组:AIP≥0.06),比较两组间的一般临床指标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各评价指标,如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CP)和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C肽胰岛功能指数(HOMA islet-CP DM),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N组比较,A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ln(HOMA IR-CP)和ln(HOMA islet-CP DM)升高(P<0.01),ln(QUICKI)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IP与VLDL-C(r=0.765)、ln(HOMA-IR)(r=0.257)、ln(HOMA-β)(r=0.189)、ln(HOMA IR-CP)(r=0.418)和ln(HOMA islet-CP DM)(r=0.377)呈正相关(P<0.01),与IAI(r=-0.145,P<0.05)和ln(QUICKI)(r=-0.254,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LDL-C和ln(HOMA IR-CP)是T2DM患者AI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T2DM患者AIP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VLDL-C和HOMA IR-CP是AIP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糖尿病,2型 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胰岛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种胰岛功能评价参数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相关。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观察2019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的216例T2DM患者,以AIP=0.06为切点分为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组(N组:AIP<0.06)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组(A组:AIP≥0.06),比较两组间的一般临床指标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各评价指标,如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CP)和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C肽胰岛功能指数(HOMA islet-CP DM),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N组比较,A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ln(HOMA IR-CP)和ln(HOMA islet-CP DM)升高(P<0.01),ln(QUICKI)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IP与VLDL-C(r=0.765)、ln(HOMA-IR)(r=0.257)、ln(HOMA-β)(r=0.189)、ln(HOMA IR-CP)(r=0.418)和ln(HOMA islet-CP DM)(r=0.377)呈正相关(P<0.01),与IAI(r=-0.145,P<0.05)和ln(QUICKI)(r=-0.254,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LDL-C和ln(HOMA IR-CP)是T2DM患者AI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T2DM患者AIP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VLDL-C和HOMA IR-CP是AIP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糖尿病,2型 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