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与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孔”。明末黄道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标签: 周孔之道 治统 道统 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