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自然内在价值概念在环境伦理话语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价值与内在价值概念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被恰当地澄清。价值概念只能被合理地定义为“合目的性”,那么,理解内在价值与自然内在价值也只能以此为基础;内在价值即“合目的性”之根据并不存在于自身之外价值,也就是作为目的而存在价值。因此,当人们说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时候,只能理解为自然具有内在于人类实践与历史价值,也就是自然对于人类来说生成价值,而并非完全独立于人类而存在价值。

  • 标签: 价值 内在价值 自然的内在价值 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简介: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出现了诸多引发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社会现象,实际上主要源于伦理规范缺位与道德评价错位。前者指人们面临新社会生活中道德情境,相应伦理规范缺位现象;后者指社会转型时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多元格局中,不同道德观念与行为之间相互评价错位现象;对这两种机制分析与阐明,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道德生活变化,理性面对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预防焦虑心理与滑坡评价引发负面的道德情绪与行为预期。

  • 标签: 社会转型 血缘伦理 陌生人社会 伦理规范缺位 道德评价错位
  • 简介:文章指出,当前哲学教育主导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哲学教学效果不佳并日益边缘化根本原因;哲学教育现状改善,须从转换主导理念与教学方法入手,以面对现实问题意识为主导,以案例教学等对话式话语模式为方法,激发与引导学生求知欲望与独立思考,实现哲学作为爱智慧之学本真之义,从而为创新型社会培养真正创新精神。

  • 标签: 话语模式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