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中毒)患者病情与血清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燃煤中毒病区村,将依据《地方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确诊的204例砷中毒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7例,年龄为(53.37 ± 8.06)岁;并按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砷中毒组(71例)、中度砷中毒组(59例)和重度砷中毒组(74例);另在距病区村约12 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63例居民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3.78 ± 9.10)岁。对各组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4.94 ± 1.00)、(5.00 ± 0.99)、(5.27 ± 0.94)、(5.57 ± 1.07)mmol/L]、TG[(2.17 ± 0.90)、(2.25 ± 1.31)、(2.66 ± 1.43)、(2.78 ± 1.40)mmol/L]、LDL-C[(2.51 ± 0.79)、(2.74 ± 0.64)、(2.97 ± 0.66)、(3.15 ± 0.80)mmol/L]、HDL-C[(1.57 ± 0.55)、(1.42 ± 0.43)、(1.36 ± 0.42)、(1.30 ± 0.3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5.83、3.64、9.72、4.41,P < 0.01或< 0.05);其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和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经线性趋势检验,血清TC、TG和L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上升趋势(F趋势 = 15.77、10.14、29.15,P均< 0.05),H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F趋势 = 12.75,P < 0.05)。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16、16.60、8.29,P < 0.01或< 0.05);其中,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水平异常率和重度砷中毒组血清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各组间血清H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1,P > 0.05)。趋势χ2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增高趋势(χ2趋势 = 19.90、15.25、7.63,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砷中毒组患者血清T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90倍[比值比(OR)= 2.90,95%置信区间(CI):1.43 ~ 5.91],LDL-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87倍(OR = 2.87,95%CI:1.22 ~ 6.71)。结论燃煤中毒患者病情与其血脂异常存在关联。

  • 标签: 砷中毒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损伤和修复抑制在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中毒患者肝损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和《职业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筛选出52例砷中毒患者作为银杏叶片干预组,49例砷中毒患者作为干预对照组。银杏叶片按照临床常用方法给药,口服3个月(1片/次,3次/d),所有对象干预期间未给予其他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方法同银杏叶片干预组。选择12 km以外非燃用高砷煤、临床检测无肝功能异常的41例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和3个月干预结束时进行体检。在获得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收集晨尿及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修复抑制指标)的表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6人,正常对照组41人、银杏叶片干预组39人、干预对照组36人,银杏叶片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习惯及饮酒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前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彗星尾DNA百分含量(TailDNA%)和彗星尾矩(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38.75 ± 19.09)μg/g Cr、(11.13 ± 1.55)μmol/L、8.50 ± 0.88、7.43 ± 0.68、5.78 ± 0.7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62 ± 5.33)μg/g Cr、(5.36 ± 0.87)μmol/L、5.24 ± 0.33、4.71 ± 0.29、2.05 ± 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r = - 0.34、- 0.33、- 0.48,- 0.31、- 0.31、- 0.42,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 = 0.49、0.48,P均< 0.05);miR-145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r = - 0.26、- 0.23、- 0.38,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 = 0.32,P < 0.05);DNA损伤程度与miR-145表达均呈正相关(r = 0.65、0.52,P均< 0.05)。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燃煤污染中毒所致肝损害,该作用机制与其抑制miR-145表达和降低DNA损伤有关。

  • 标签: 砷中毒 miR-145 银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雨樟镇燃煤中毒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中心卫生院确诊并纳入糖尿病管理的594人的基本信息数据;雨樟镇11个行政村依据《地方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被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村);采用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8年雨樟镇糖尿病患病率为1.74%(594/34 218),男性为1.38%(243/17 665),女性为2.12%(351/16 55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94,P < 0.05)。砷中毒病区村的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38%;非砷暴露村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13%。性别分层分析后,以非砷暴露村为参比,砷中毒病区村男性患糖尿病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0.65(0.50~0.81),砷中毒病区村女性患糖尿病的OR及95%CI为1.35(1.09~1.67)。结论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与性别有关,燃煤中毒病区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男性。

  • 标签: 砷中毒 糖尿病 患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引导的探究教学方法(下文简称"探究教学")在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12级~2015级4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10名2012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337名2013级~2015级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探究教学。采用考试成绩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及格率及优良率分别为94.4%(318/337)、33.5%(113/337),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9.1%(87/110)和8.2%(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2、26.86,P<0.05);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5名2015级学生中,63.2%(60/95)更喜欢探究教学方法,认为此教学方法提升了其自主学习(88.4%,84/95)、解决问题(82.1%,78/95)、交流沟通(91.6%,87/95)和团队协作能力(84.2%,80/95)。结论案例引导的探究教学方法提高了毒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标签: 毒理学 实验教学 探究性教学 基于案例学习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