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活动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临床特征,以降低疾病的漏诊、误诊率。方法检索首篇文献发表时间(1987年5月)至2020年8月29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数据库收录的CAEBV相关文献,回顾分析CAEBV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转归和死亡原因等。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纳入文献46篇,共111例患者,年龄为22.0(10.0, 39.0)岁。年龄≥18岁组64例(57.7%),年龄<18岁组47例(42.3%)。发热、脾大、肝大、淋巴结肿大为常见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95.5%(106/111)、84.7%(94/111)、57.7%(64/111)、56.8%(63/111)。年龄≥18岁组患者的皮疹和肝大的发生率分别为3.1%(2/64)和45.3%(29/64),均低于年龄<18岁患者的27.7%(13/47)和74.5%(35/47),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则高于年龄<18岁患者[45.3%(29/64)比23.4%(1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7、9.436、5.643,均P<0.05)。70例随访结局可知的患者中,死亡38例(54.3%),存活32例(45.7%),死亡原因包括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呼吸衰竭、肝衰竭等,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脾大发生率分别为92.1%(35/38)和68.8%(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6, P<0.05)。年龄<18岁组患者的21例死亡和17例存活病例中合并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者分别为15例(71.4%)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7,P<0.01)。90例可获得HLH相关资料的患者中,合并HLH组38例,无HLH组52例,男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6.8%(14/38)和65.4%(34/52),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7, P=0.007)。111例患者在病程中治疗方案多样,但缺乏详细资料。结论CAEBV临床表现多变,可有致死性并发症,缺乏有效治疗,且预后不佳,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临床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以无抗凝剂的无菌真空试管采集患者自体静脉血10 ml或20 ml,放入离心机内以3 000 r/min速度进行对角离心12 min;取出试管中间凝胶状初级产物,挤压成膜。平摊于伤口上,用透明膜进行固定,1周后揭除透明膜清创换药,记录伤口性状、面积或体积,10 d为1个治疗周期。选择以此方法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12例,比较治疗前后伤口床征评分、伤口面积、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变化。统计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12例慢性伤口患者伤口床征评分治疗前为(3.25±1.91)分,治疗后为(14.17±1.90)分(Z=3.086,P<0.01),创面平均面积治疗前为(16.84±13.27) cm2,治疗后创面平均面积缩小至(3.01±3.84) cm2(Z=-3.059,P<0.01),平均缩小(81.84±19)%,治疗前已治疗时间为(67.25±30.54) d;治疗后患者伤口痊愈或接近痊愈的时间为(23.33±11.51) d(Z=-2.981,P<0.01),治疗前平均花费为(4 525.83±3 224.72)元,显著高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期间的平均费用[(1 110.83±367.61)元,Z=-3.05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有显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慢性伤口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结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整体性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巧用课堂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巧用课堂游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

  • 标签: 课堂游戏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病因,并分析感染及非感染因素诱发的HLH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4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期间诊断或怀疑HLH的97例年龄≥1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筛选后纳入HLH患者80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病因构成,对比感染组、肿瘤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局。结果纳入的80例HLH患者年龄[M(Q1,Q3)]为53.5(32.0,64.0)岁,男女比例1∶1。继发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混合因素者分别为23.8%(19/80)、37.5%(30/80)、15.0%(12/80)、10.0%(8/80),其中EB病毒感染(15例)和血液系统肿瘤(28例)分别为感染和非感染相关HLH中占比最高的病因。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二系或三系减低的占比高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68.4%(13/19)比33.3%(4/12),P=0.002]。血清铁蛋白(SF)≥500 μg/L和≥1 500 μg/L的患者分别占93.1%(54/58)和72.4%(42/58);其中29例患者治疗后S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1 049(362,1 769)μg/L以及2 010(1 231,7 323)μg/L(P<0.001)。噬血现象可见于68.75%(55/80)的患者,HLH相关基因突变见于5例患者。三组患者中13.1%(8/61)死亡,47.5%(29/61)好转,9.8%(6/61)复发。结论HLH无特异性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主要病因为感染、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早期进行病因治疗及特异性治疗或可缓解病情。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性 铁蛋白 感染 病因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