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糖尿合并背部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菌群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糖尿合并背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创面组织或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根据脓肿情况行脓肿切开清创,必要时给予脓腔置管引流或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并记录患者临床转归。结果共收集12例2糖尿合并背部脓肿患者,脓肿面积平均(150.3±101.2)cm2,其中8例(66.7%)面积在100 cm2以上。11例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均显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其中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1例。MSSA菌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替加环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替考拉宁100%敏感,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共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阿米卡星和替考拉宁敏感。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治愈率10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5.8±34.0)d。结论2糖尿患者的背部脓肿进展快,脓肿巨大,治疗难度大,应早期及时处理,及时切开引流,其病原菌单一,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利于经验性选择抗生素。

  • 标签: 背部脓肿 糖尿病 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糖尿并发妊高症进行临床治疗分析,以保证母婴安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患者64例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未接受任何治疗,观察组32例,入院后及时接受治疗,比较两组妊高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羊水过多、妊高症、早产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并发妊高症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高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足是糖尿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伴随下肢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多种基础疾病,特别是对全身情况差、并发症多、经济条件差的高龄糖尿足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措施有限。该文报道2合并冠心病和严重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高龄糖尿足患者,在常规治疗无从选择的情况下,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生素骨水泥为糖尿足,特别是病情复杂的高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选择。

  • 标签: 糖尿病足 抗生素骨水泥 高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糖尿足(diabetic foot,DF)溃疡骨外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DF溃疡合并骨外露19例,面积4.0 cm×6.0 cm~9.0 cm×15.0 cm,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7.0 cm~10.0 cm×16.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定期随访皮瓣有无溃疡、颜色、质地、臃肿程度及皮瓣供区情况。结果19例DF溃疡合并骨外露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8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5例皮瓣水肿,经拆线、补充蛋白、二期缝合、更换抗生素后愈合;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扩创二期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无新发溃疡,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积极控制和预防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变化,及时对症处理,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DF溃疡,皮瓣成活率较高,可挽救患者肢体,降低致残率,疗效满意。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穿支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文章根据东风4内燃机车静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及结构,针对静液压马达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油封泄露问题,卡控主轴油封径尺寸及表面粗糙度,通过反复试验,解决了静液压马达油封漏的问题,为提高机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 标签: DF4型内燃机车  静液压马达  油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削薄多叶连体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一期修复手背合并多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9年9月,共收治手背合并多指指背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热压伤4例,绞压伤3例,车祸伤2例。受伤部位:右手7例,左手2例;手背合并第1~4指3例,第2~5指3例,第2~4指2例,第3~5指1例,均伴有骨、关节和肌腱外露。合并有骨折或关节脱位6例,均无明显骨和关节缺损,清创后均采用VSD敷料覆盖。所有皮瓣均根据创面的形状和大小设计成多叶连体ALTP,一期修复手背及指背软组织缺损,同时将皮瓣修薄。皮瓣大小7 cm×13 cm~12 cm×17 cm。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和微信随访,根据皮瓣成活情况、外观形态、色泽弹性、供区瘢痕、感觉恢复、患指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9例皮瓣术后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不臃肿,质地柔软,恢复了保护性触觉。供区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无影响。末次随访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5例,良3例,可1例。手功能恢复满意,术后平均6周回归工作和日常生活。结论应用修薄的多叶连体ALTP可以一次性修复手背合并多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良好,不臃肿,无需再次分指及皮瓣修整,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多叶连体皮瓣 手背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哌罗匹隆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疗法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n=33)、观察组(n=32);对照组以哌罗匹隆治疗,观察组另行MEC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基本等同(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即同期比较观察组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哌罗匹隆联合MECT方案治疗,能明显改善其精神症状,临床价值显著,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哌罗匹隆 MECT PAN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