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1 cm)行内切除术,并采用单钳道对吻缝合法闭合消化道缺损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内切除术后单钳道对吻缝合技术闭合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术后创面成功闭合(100%),未发生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瘤体平均最大长径3 cm(1~7 cm),13例(21%)瘤体最大长径≥5 cm;62例患者平均止血夹应用个数25.7枚(7~78枚),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44~300 min),平均缝合时间63 min(13~211 min);患者术后平均7 d(4~12 d)出院;术后3~6个月复查,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以上结果提示,单钳道对吻缝合方法闭合消化道缺损安全、有效、简单、可行。

  • 标签: 缝合技术 对吻缝合 内镜全层切除术 黏膜下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包括腹腔及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7 cm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36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组9例和外科组27例,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指标方面,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外科组(4.0 h比2.0 h,P<0.01),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4.55±0.88)d比(6.22±2.24)d,t=-2.15,P=0.03],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6.88±1.26)d比(10.03±2.90)d,t=-3.13,P<0.01],术后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明显低于外科组(3分比6分,P<0.01),术后第3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亦明显低于外科组(1分比3分,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组[(5.5±1.47)万元比(7.3±2.43)万元,t=-2.11,P=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组为11.1%(1/9),高于外科手术组的7.4%(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但如何缩短手术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胃巨大间质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 简介:摘要2017年6月—2019年9月,5例良性重度幽门狭窄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5例均成功完成幽门处覆膜支架置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5例患者于术后1~3 d开始进流食,进食后均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营养状态获得明显改善。4例于术后3~4个月行支架取出术;余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胃,取出支架后观察幽门口略狭窄,行球囊扩张术+黏膜切开术。随后5例继续随访3个月,均无症状反复及再狭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良性幽门狭窄安全、有效。

  • 标签: 幽门狭窄 良性幽门狭窄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无痛胃肠与常规胃肠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95例,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无痛组有50例,常规组有45例。无痛组与常规组分别给予无痛胃肠治疗、常规胃肠治疗。比较两组操作前及操作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无痛组操作前和操作中的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常规组操作中的血压心率高于无痛组和操作前(P<0.05),无痛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无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可减少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常规胃肠镜 胃肠道疾病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