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近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财政学会合作共建的中国公私合作(PPP)研究院,在成都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首个PPP研究院。PPP是指公共工程领域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共赢式的合作供给。这种创新机制有着很多正面效应。首先,面临着城镇化、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公共投入,PPP可以减小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提高财政资金总体使用绩效和政府履职能力。其次,与PPP这样的机制创新相对应,社会公众可以从中受益和得到实惠。PPP可以在政府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把其他的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不仅壮大资金力量,而且可以在运营管理上、绩效上进行提升,风险则达到最小化。另外,这种模式可以让一大批有发展意愿、并适合PPP的企业,打开他们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让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全。在我国现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PPP还呼应了现代市场体系运行所要主推的混合所有制。在成都市两会上,PPP模式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此,贾康认为,成都可以利用PPP模式来打开空间。在新型产业革命时代,西部有后发优势。成都应该利用PPP模式实现'弯道超车'。

  • 标签: 三大效应 创新三大 机制创新
  • 简介: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正确理解和掌握'三去一降一补',首先应把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逻辑关联之内。去杠杆,这是一个宏观间接调控体系里货币政策当局主导的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方面要把握的要领,与'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宏观审慎地防范风险的权衡有关,与如何更好掌握总量型的需求管理有关。它和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其他宏观管理部门,则

  • 标签: 供给管理 侧重供给 补侧重
  • 简介:特朗普减税法案注定会产生全球性影响,中国在这样的外部竞争压力之下,应该是变压力为动力,顺势有为,做好自己的事情.中美两国在减税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一致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中美在税制方面有重大的差异.中国减税减负,一定要从整体来把握,从全景视觉来观察,把减税减负与深化机构改革、部门行业改革、干部作风建设等联系起来,否则很容易落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考虑两个重点:一是深化机构改革,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制度成本,二是规范发展PPP,借助社会资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 标签: 特朗普 减税法案 中美贸易摩擦 机构改革 PPP
  • 简介: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强调的需求管理上,只讲发挥好需求侧“三驾马车”作用,现在看来这是绝对不够用和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抓住机制创新、制度供给等关键环节,作出整体性、系统性的通盘考虑,把整个发展的动力体系从“三驾马车”这种结构,转到供给侧方向上,转到如何优化结构与提高增长质量上来。一要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配之以“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有为和有限”的作用。二要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财税机制。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绿色发展理念 PPP 绿色财税体制 供给学派
  • 简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它不是搞所谓新计划经济,而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对冲下行因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们急需在改革中间解除供给抑制,削减供给约束,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做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改革红利 供给学派 中等收入陷阱
  • 简介: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将财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成为本年度内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其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大举措之一。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中位置居前的重头戏——财税改萆而言,这次会议正式拉开了其新一轮深化推进的序幕。在此试从领会《决定》与2014年“两会”精神的线索上,对相关的大背景和若千重点事项作出解读。

  • 标签: 财税体制改革 “两会”精神 解读 第三次会议 三中全会 中央
  • 简介:要让金融发挥现代经济核心作用来助益发展和全局,金融改革须有三个"势在必行":以金融来切实有效地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升级换代势在必行;使我们整个金融体系多样化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构建可持续的政策性融资机制以支持中小微企业等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势在必行。

  • 标签: 金融改革 实体经济 融资 创新 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