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介绍线粒体在细胞内的高度动态变化,包括线粒体的生物合成、自噬、融合分裂等均参与脓毒症多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氧化、膜电位改变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过程,就线粒体动态变化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器官(包括心、肺、肾、肝、脑等)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从线粒体动态变化角度干预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靶点。

  • 标签: 线粒体动态变化 线粒体功能障碍 脓毒症 器官损伤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于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而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能量供应的主要场所,其结构和功能障碍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总结脓毒症时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心肌损伤的相关机制:线粒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自噬过程异常等,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线粒体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是否对新生大鼠海马线粒体造成损伤,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受体AMPA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7日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AMPA受体激动剂AMPA组(丙泊酚+AMPA组)和丙泊酚+AMPA受体抑制剂CNQX组(丙泊酚+CNQX组),每组12只。丙泊酚各组大鼠腹腔注射30 mg/kg丙泊酚,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 mg/kg;各组均于首次给药后每隔20 min给予首剂量的1/2,每日3次,连续注射3 d。丙泊酚+AMPA组和丙泊酚+CNQX组分别于首次给药后经左侧脑室注射1 g/L的AMPA或CNQX 5 μL。各组给药3 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AMPA受体谷氨酸受体(GluR1、GluR2)亚单位的总蛋白(T)及膜蛋白(M)表达量,并计算二者比值(M/T);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磷酸化DRP-1(p-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同时测定海马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ATP相关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处理后大鼠海马GluR1的表达及其M/T比值均明显升高,而GluR2的表达及其M/T比值则明显降低,ATP含量及ATP相关酶活性明显下降,同时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Mfn2表达明显下降,说明反复多次腹腔注射30 mg/kg丙泊酚可导致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与丙泊酚组比较,加入AMPA激动剂后,GluR1表达及其M/T比值进一步升高〔T-GluR1蛋白(T-GluR1/β-actin):2.41±0.29比1.72±0.11,M-GluR1蛋白(M-GluR1/β-actin):1.18±0.15比0.79±0.09,M/T比值:0.78±0.12比0.46±0.08,均P<0.01〕;GluR2表达明显升高〔T-GluR2蛋白(T-GluR2/β-actin):0.65±0.13比0.30±0.14,P<0.01;M-GluR2蛋白(M-GluR2/β-actin):0.17±0.05比0.13±0.07,P>0.05〕,但其M/T比值进一步降低(0.27±0.10比0.41±0.08,P<0.05);ATP相关酶活性进一步降低,ATP含量进一步下降(μmol/g:0.32±0.07比0.70±0.10,P<0.01);线粒体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DRP-1蛋白(DRP-1/GAPDH):2.75±0.36比1.70±0.19,p-DRP-1蛋白(p-DRP-1/GAPDH):0.99±0.14比0.76±0.15,均P<0.05〕,Mfn2表达进一步下降(Mfn2/GAPDH:0.23±0.12比0.54±0.12,P<0.05),说明AMPA激动剂增加了大鼠神经细胞膜上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的表达,同时使GluR2向细胞内移动,从而加剧了丙泊酚所致的线粒体损伤。而加入AMPA抑制剂后,与丙泊酚组比较,GluR1表达及其M/T比值均明显降低〔T-GluR1蛋白(T-GluR1/β-actin):0.99±0.14比1.72±0.11,M-GluR1蛋白(M-GluR1/β-actin):0.21±0.07比0.79±0.09,M/T比值:0.21±0.07比0.46±0.08,均P<0.01〕;GluR2表达变化则不明显,但其M/T比值明显升高(0.59±0.09比0.41±0.08,P<0.05);ATP酶活性明显升高,且ATP含量明显上升(μmol/g:0.87±0.12比0.70±0.10,P<0.05);线粒体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DRP-1蛋白(DRP-1/GAPDH):1.18±0.17比1.70±0.19,p-DRP-1蛋白(p-DRP-1/GAPDH):0.37±0.10比0.76±0.15,均P<0.05〕,而线粒体Mfn2表达则明显升高(Mfn2/GAPDH:0.78±0.10比0.54±0.12,P<0.05),说明AMPA抑制剂通过抑制GluR1亚单位的表达,促使GluR2亚单位向细胞膜移动,从而缓解了丙泊酚导致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产能及动力学损伤。结论连续3 d多次腹腔注射丙泊酚30 mg/kg,可引起7日龄新生大鼠海马AMPA受体GluR1亚单位表达升高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GluR2亚单位表达下降且向细胞内移动,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及动力学损伤;AMPA受体激动剂可加重上述损伤,而AMPA受体抑制剂可减轻这一损伤。

  • 标签: 丙泊酚 AMPA受体 线粒体 新生大鼠
  • 作者: 王玉尊 王瑶琪 于泳浩 王国林 谢克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 30005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 30005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300052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 重症医学转化研究所 261053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氢气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小鼠224只,体重20~25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6):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氢气组(Sham+H2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SAE组)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氢气组(SAE+H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Sham+H2组和SAE+H2组小鼠分别于术后1和6 h时吸入2%氢气1 h。记录术后7 d生存情况。术后24 h时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CA1区病理学结果;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荧光素-荧光酶发光法检测线粒体ATP含量。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时处死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和SAE+H2组术后7 d生存率下降,海马组织MMP和线粒体ATP含量降低,Drp1表达上调,Mfn2表达下调(P<0.05),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明显,Sham+H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E组比较,SAE+H2组术后7 d生存率提高,海马组织MMP和线粒体ATP含量升高,Drp1表达下调,Mfn2表达上调(P<0.05),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氢气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融合,抑制线粒体分裂有关。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线粒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富氢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海马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128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富氢液组(Sham+HRS组)、SAE组和SAE+富氢液组(SAE+HR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SAE模型。Sham+HRS组和SAE+HRS组分别于造模后1和6 h时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每组随机取20只小鼠,记录术后7 d生存情况。于造模后3、5和7 d进行Y迷宫迷路分辨测试。于造模后24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2 (NRF2)、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术后7 d生存率降低,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TNF-α、IL-6和HMGB1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PGC-1α、NRF2、Tfam和Drp1表达上调,Mfn2表达下调(P<0.05);与SAE组比较,SAE+HRS组术后7 d生存率升高,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TNF-α、IL-6和HMGB1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PGC-1α、NRF2和Tfam表达上调,Drp1表达下调,Mfn2表达上调(P<0.05)。结论富氢液减轻小鼠SAE的机制可能与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调节线粒体动力学,减轻海马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线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老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尾静脉置管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3~6 mg·kg-1·h-1;R组给予瑞马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60~120 mg·kg-1·h-1,连续5 d,每天连续输注8 h,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第1、3和7天进行Y迷宫实验,记录新异臂停留时间和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进行场景恐惧和声音恐惧条件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末次Y迷宫实验后即刻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蛋白、p-Tau蛋白和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M组和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减少,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降低,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增加,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下调(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与上调海马ApoE表达,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的程度不同有关。

  • 标签: 苯二氮类 认知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生素K2对七氟烷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降低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72只,1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8):对照+玉米油组(Con+Oil组)、七氟烷+玉米油组(Sevo+Oil组)、对照+维生素K2组(Con+K2组)和七氟烷+维生素K2组(Sevo+K2组)。Sevo+Oil组和Sevo+K2组小鼠给予2.5%七氟烷+33%氧气麻醉2 h。Con+Oil组和Con+K2组小鼠只给予33%氧气处理。Con+Oil组和Sevo+Oil组小鼠在吸入氧气或七氟烷前30 min,腹腔注射玉米油100 μl;Con+K2组和Sevo+K2组腹腔注射维生素K2(溶于玉米油浓度为1 mg/ml)100 mg/kg。吸入七氟烷后24 h时每组随机取8只小鼠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ATP酶活性、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T8和PHF1的表达;每组余10只小鼠进行标准化饲养,吸入七氟烷后1、3、5、7和14 d时采用Y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结果与Con+Oil组比较,Sevo+Oil组海马IL-1β、IL-6、TNF-α含量、AT8和PHF1表达水平升高,ATP酶活性降低,吸入七氟烷后1、3、5、7和14 d时自发交替百分比下降(P<0.05);与Sevo+Oil组比较,Sevo+K2组海马IL-1β、IL-6、TNF-α含量、AT8和PHF1表达水平降低,ATP酶活性升高,麻醉结束后1、3、5、7和14 d时自发交替百分比升高(P<0.05);Con+K2组与Sevo+K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2可改善七氟烷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降低,其机制与升高海马ATP酶活性,抑制AT8和PHF1表达上调有关。

  • 标签: 维生素K2 麻醉药,吸入 老年人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