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1发病情况2006年6月28日某农场王氏兄弟购进雏番1200只,采取平养育雏。自购进第2天开始,阴雨连绵7d,高温潮湿,没有干垫料不能更换,育雏舍内闷热潮湿,饮水器周围有积水。饲养密度过大(52只/m^2)。开食的头2天用水泡的小米,以后用蛋鸡雏的颗粒料。颗粒料存放在一个用塑料布搭设的小棚内,堆放离地面只有4~5cm,由于高温、潮湿叉不通风,使饲料发霉。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把肉眼看到发霉的饲料弃掉,用所谓好的饲料(实际已发霉)喂雏,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曲霉菌病 饲料发霉 诊治 并发 发病情况
  • 简介: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间,在黑龙江铁力市及周边市、县、林业局、农场的饲养肉鸡户中,发生一种以咳嗽、流泪、呼吸锣音、下痢等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当地的兽医诊断经验不足或过于草率,误诊为大肠杆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后经笔者详细诊断,确诊为肉鸡慢性呼吸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鸡慢性呼吸道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肉鸡 防治 冬春
  • 简介:寄生于奶牛体表的有牛毛虱和牛血虱。牛毛虱以牛毛和皮屑为食。牛血虱则吸食血液。当虱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发痒、表现为不安、脱毛、皮肤发炎、牛只贫血、消瘦以及产奶量下降等症状。虽然死亡率很低,但是,由于产奶量下降,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1病原体及生活史奶牛雌毛虱体长约1.5~1.8毫米,雄虱略小于雌虱。头部红色,体部黄白色,其侧缘和背板上的纹带呈赤黄色或赤褐色。头部阔圆,触角3节。常寄生于牛的头顶部、颈部和肩胛部。奶牛血虱,雄虫体小,长约2毫米,雌虫体长达4.75毫米。头部呈五角形,中部最宽,触角位于最宽处,胸部呈扁的长方形,腹部呈椭圆形,每1腹节侧缘有深色隆起。常寄生于奶牛的背部、前胸、头顶及尾根周围。

  • 标签: 奶牛业 诊治 虱病 经济损失 产奶量 寄生
  • 简介:奶牛腐蹄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有蹄冠、系部和球节部炎症,呈现不同程度跛行。此虽然不能直接引起奶牛死亡.但若病程延长,将对奶牛的泌乳及繁殖都有严重影响,并给奶牛饲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牛腐蹄病 蜂窝织炎 急性炎症 临床特征 经济损失 奶牛饲养
  • 简介: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肝、肠、脾和血液中,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心肌炎和全身败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1症状本可分为三种型。1.1.1最急性型雏鹅出壳后3~5d,常为最急性型。本无前驱症状,

  • 标签: 小鹅瘟 败血性 育雏期 鹅细小病毒 病型 渗出性
  • 简介:1鹅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胚胎新鲜种蛋孵化率高,鹅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母鹅产下种蛋,应尽快的送到种蛋贮存室保存。一般在没有低温设备的情况下,种蛋在夏季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5d,如果天气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尽管种蛋保存2~3d,也会使孵化率降低。在春秋季节不宜超过5~7d,即便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也不宜超过10d。

  • 标签: 种蛋保存 胚胎病 母鹅 孵化技术 种蛋孵化率 保存时间
  • 简介:猪气喘(或猪喘气),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呈现气喘、咳嗽,呈腹式呼吸等症状。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呈对称性“肉变”或“虾肉样突变”。发病率高,致死率较低,分布广,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天气寒冷。及其他疾病等应激因素作用而诱发。猪感染此病后,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极易继发猪肺、猪传染性脑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蓝耳、圆环病毒、猪流感等.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气喘病 防控措施 秋冬季节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地方流行性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