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新生代作家的“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鲁迅是快老石头”、鲁迅等“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等观点,提出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郁达夫认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精神令人崇拜;鲁迅是我们“民族光辉的人物”.如果愚蠢地打倒鲁迅,我们就可能重回到做奴隶的时代。

  • 标签: 人格 精神 民族英雄 精神自由 奴隶时代
  • 简介: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郁达夫应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作为文学家,郁达夫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作为编辑家,郁达夫对现代编辑事业也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发起成立创造社,主编《创造季刊》,到远赴南洋主编《华侨周报》,他一生的主要活动,除了文学就是编辑事业。但是,对这样一位五四文化巨人,我们对他的研究还是仅仅限于文学,他的编辑活动,他对现代编辑事业的贡献,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论及。本文将就其发起成立创造社,主编各种期刊,撰写有关编辑的文章,以及上述这些活动对推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对宣传抗战救国所起的积极作用诸方面,研究其对现代编辑事业的贡献。

  • 标签: 现代编辑 编辑活动 编辑史 编辑思想 新文学运动 编辑实践
  • 简介:四、文化主体的精神品格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还要由人去阐扬。因而人的主体精神品格就显得特别重要。郁达夫从这点出发,把文化人的人格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从事篆刻的人,乃至一切艺术家文化人,“都要有人格作背景”,有人格则自成高格,无人格则告为劣品。“譬如岳武穆的字,或用过的章,传到现在,当然是我们的国定了。倘使是秦桧的书法,或秦桧所刻所用的印章,即使现在还有,我想也是没有一个人肯出重价来购而珍藏的,秦桧的诗词,或者也许有好的,但岳武穆的《满江红》词,却妇孺皆能歌唱。”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有人格作背景”。郁达夫对文化人的主体精神品格即人格从正反两方面作了说明。从正面讲,“人格的修养,精神的健全

  • 标签: 郁达夫 文化思想 日本文化 中国文化 农民文学 战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