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1921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上海法租界凡尔登花园举行了一次为期12天的汽车陈列观览大会,“不独为我中国所未有,亦为远东空前之盛举也。”从此,中国正式开始与世界范围之内的“汽车潮”谐振,这不啻为中国实业发展注进了新的因素。中国出现汽车始于何时没有准确的资料显示,若以开埠最早的上海、广州为例大致可为参照。上海输入汽车最早可追溯到1901年,当时匈牙利人李思驾驶汽车进入上海,这是在上海出现的第一辆汽车,时输入两辆,均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车身外形类似当年的敞篷马车。“汽车首次发现于广州市上,实在五年以前”,这是《申报》1922年刊载的《广州市政实况》的报导,推而算之,广州出现汽车当在1

  • 标签: 中国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20年代 汽车业 汽车拥有量 北京政府
  • 简介:2011年10月,我曾到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1天学术交流,先后在阿德莱德、悉尼市与四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涉及七八个院所,与30多位学者见面交流。闲暇时也见识了澳洲的风土人情,至今思之,留恋仍在。

  • 标签: 散记 学术交流 澳大利亚 风土人情 悉尼市 学者
  • 简介:《大公报》曾是一个著名报纸系列,新中国成立前在知识分子和上层民主人士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毛泽东很早就和《大公报》有过交往,他早年被湖南《大公报》聘为“馆外撰述员”,发表过若干有影响的文章。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渝版《大公报》接触十分密切。其时,《大公报》以上海为总管理处,发行沪版、津版、渝版、港版《大公报》。新中国建立后,除香港《大公报》未作变动外,其他三版均收归国有。就《大公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毛泽东也作过几次重要指示。

  • 标签: 《大公报》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 民主人士 知识分子 重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