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对郭沫若自叙小说研究,一般都从小说社会学内涵或叙事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但实际上这些“幻灭浪漫主义小说”所表现出来独特品质并不只是一个诗学问题,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是作者“心灵”找寻相应形式”进而实现“真实生命”问题。郭沫若自叙小说作为生命救赎重要形式,承负起伦理关怀神圣使命,这种对生命价值追寻导致小说象征性消失,形式化解为一连串模糊、无结构情绪以及对情绪反思,心理分析取代了可以感知、意味深长故事。解读这些与郭沫若心灵如此一致小说,使我们更具体地、更深入地了解郭沫若的人格特征,进而重审郭沫若早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价值与意义。

  • 标签: 郭沫若 自叙传小说 幻灭浪漫主义 现代性 伦理关怀
  • 简介:尼采思想“美学转向”是由《悲剧诞生》倡导酒神精神嬗变而来,这种精神又逐渐衍生出权力意志。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勘察了作为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肉身化“超人”,以及这种旨在批判基督教伦理道德理想与查拉斯图拉之间隐秘关联。尼采思想这种“美学转向”,其实质是在“上帝死了”现代性条件下,他为此推出了“超人”来取代上帝隐匿退场后位置;在这一宏大最富戏剧性角色转换中,隐含着西方思想史上一个重大转型,即旧形而上学抽象、绝对实体本体已让位于禀赋生命意志力感性存在个体。

  • 标签: 美学转向 权力意志 永恒轮回 查拉斯图拉 超人
  • 简介:图像意识就是指与图像有关意识,它在广义上不仅包括以照片、图画、影像等为对象图像感知行为,也包括了本源性感知和简捷性感知表象直观行为,甚至还包括非直观符号表象行为;从现象学角度对这四种图像意识行为进行认识论阐明,不仅可以把握图像意义结构,而且还可以深究主体观看行为及其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当前视觉文化研究。

  • 标签: 图像意识 现象学 意义结构 认识论 观看方式
  • 简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指导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新课程改革重要亮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旧习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与高考似乎没有直接关联选修课往往成了走过场点缀,甚至试图用选修课手段达到为必修课补课目的,选修课于是沦为了习题课或知识点归纳课;

  • 标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选修课程 学生个性发展 特性 “应试教育” 新课程改革
  • 简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指导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新课程改革重要亮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旧习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与高考似乎没有直接关联选修课往往成了走过场点缀,甚至试图用选修课手段达到为必修课补课目的,选修课于是沦为了习题课或知识点归纳课;

  • 标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选修课程 学生个性发展 特性 “应试教育” 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