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性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共 106例,均选自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婴幼儿,时间为 2018年 10月 -2020年 6月,对所选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重点筛选出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并对该病症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症对应人数为 42例,概率值为 39.62%,通过对所有婴幼儿的年龄、性别、喂养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该疾病的出现与婴幼儿的性别无关,与辅食喂养方式添加的及时性、喂养方式及年龄有着较大的联系,其中,年龄在 6个月 -1岁之间、辅食喂养方式及时添加和奶粉喂养的婴幼儿,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上,占据较高的比重。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症的出现,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伤害,针对婴幼儿年龄、喂养方式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保健门诊人员应提高重视,给出家长正确的指导,做好防范,将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关性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儿童矮身材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析儿童骨龄的发育情况,以便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引导。方法 :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6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6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矮身材患儿共计 12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体重、身高等,对患儿的第二性征发育进行检查,并对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骨龄激发试验,预测同时进行甲状腺功能及垂体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统计各项检查结果。 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得知,所有的患儿中有66例患儿存生长激素缺乏症,所占比例为( 55.0%);还有患儿患有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甲状腺功能减低、 Turner综合征,分别有 33例、 8例、 6例、 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 27.5%)、( 6.67%)、( 5.00%)、( 4.17%);因不同原因引发儿童矮身材病症的患儿,比较骨龄的平均落后程度以及年龄,有明显的差异( 7.797及 9.686分别是比较出的 F值,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导致儿童矮身材的主要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导致患儿矮身材的原因不同,其骨龄落后程度也不相同,差异明显,针对矮身材儿童临床中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矮身材 病因 骨龄发育情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