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语文是一门艺术性的教学课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高效教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对学生进行更系统、更有特色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利用课时完成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策略,希望能与广大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语文 初中 教学方式 教学效率
  • 简介:会计具有社会性与技术性,因此社会、经济、信息技术都对会计的发展产生影响。会计的社会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的技术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与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事项驱动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物理与逻辑分离的思路,这两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有趋势。

  • 标签: 会计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体系结构 发展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西京皮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3例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63例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就诊中位年龄53岁,男56例(34.36%),女107例(65.64%)。原发皮损位于肢端104例(63.80%),其中位于指(趾)甲39例,肢端其他部位65例;皮损位于日光暴露部位如头面部29例(17.79%),非日光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除手足外)30例(18.40%)。56例(34.36%)病理诊断为ⅠA期,107例(65.64%)ⅠB期。病理分型:肢端雀斑样黑素瘤104例(63.80%),浅表扩散性黑素瘤23例(14.11%),结节性黑素瘤15例(9.20%),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14例(8.59%),其他少见或难以确定分型者7例(4.29%)。163例患者均行至少1次手术治疗,其中截指(趾)15例,扩大切除94例,切除(未扩大)54例;切除的54例患者中,35例行二次手术,其中33例行扩大切除,2例截指。7例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和/或远处脏器转移,其中2例远处脏器转移后死亡。163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98.00%。结论Ⅰ期皮肤黑素瘤整体预后较好,但也有术后发生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的病例,提示应加强长期跟踪随访及对转移患者的早期干预。

  • 标签: 黑色素瘤 治疗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建设成效取决于建筑设计是否合理,随着建筑工程建设面临更为严格的标准,强调建筑项目需借助协同设计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BIM协同设计的应用,能够在显著提升建筑设计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以BIM技术为平台进行建筑设计的高效协调。本文从BIM协同设计应用优势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具体阐明建筑设计项目中BIM协同设计的实践应用。

  • 标签: 建筑设计 BIM协同设计 碰撞检测 三维立体
  • 简介:摘 要: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而复杂的学科。小学生一般都很年轻,正处在从品牌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能力的衔接阶段。因而,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是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除此之外,也有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假如这种状况持续下来,学生很非常容易对学习数学造成害怕感。这样一来,老师务必高度重视趣味数学课堂的建设,以提升数学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 标签: 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的活产率相关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IUI治疗的9077例患者共15 7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因素、周期方案、周期次数、授精时机、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浓度、排卵数等方面对活产率的影响。分析促排卵周期中不同排卵数的活产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5 740个IUI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1.3%(1784/15 740),活产率为8.5%(1339/15 740)。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因素中 <30岁活产率[10.62%(462/4349)]与0~35岁及>35岁的活产率[8.27%(748/9048)、5.51%(129/2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孕因素中女性因素在IUI治疗后活产率[11.51%(357/3101)],与男性因素、双方因素及不明原因的活产率[8.14%(337/4142)、8.09%(216/2670)、7.36%(429/5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周期方案中促排卵周期活产率[10.19%(850/8343)]与自然周期[6.61%(489/7397)]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排卵个数组中排卵数≥3时活产率[11.80%(19/161)],与排卵数为1及2的活产率[8.31%(1233/14 837)、11.73%(8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的不孕类型、授精时机、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浓度、不孕年限、授精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766,95% CI=0.700~0.838)、不孕因素(男方因素OR=0.762,95% CI=0.649~0.893;双方因素OR=0.759,95% CI=0.634~0.909;不明原因OR=0.708,95% CI=0.608~0.824)、周期方案(OR=1.421,95% CI=1.260~1.604)、排卵数(OR=1.206,95% CI=1.018~1.430)是IUI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促排卵周期中不同排卵数的活产率差异比较,排卵数为2的活产率[13.45%(83/617)]高于排卵数为1及3以上的活产率[9.89%(750/7582)、11.81%(17/144),P=0.016]。结论女方年龄、不孕因素、周期方案、排卵数是IUI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方年龄在30岁以下、周期方案为促排卵周期、促排卵周期中排卵数为2时活产率最高。

  • 标签: 授精,人工(丈夫供体) 不育,女性 活产率
  • 简介:摘要购物中心入口是顾客与商业建筑直接发生关系的首要地方,顾客流线众多,流动频率高,是商业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流线。入口的设计质量关系到顾客对该建筑的第一印象及购物舒适度。

  • 标签: 购物中心 入口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霉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采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剂型等进行探讨。结果: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皮疹(40.00%),且在诊治后治愈,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头晕目眩等(20.00%),且均在基础治疗后好转,极少部分患者出现变态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3.33%),且在急救后生命体征均平稳;采用溶液剂青霉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比例最高(70.00%);采用静脉滴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40.00%)。结论: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低,且在日常用药中需加强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以保证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 标签: 青霉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与保护性免疫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某接种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0名经乙肝疫苗按标准程序预防接种后的小儿作为A组,另选择出生时未经疫苗接种的自然感染抗HBs阳性者50例作为B组,分别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CR-HBVDNA)。结果200例接种疫苗儿童中179例抗一HBs阳性,21例抗一HBs阴性。179例抗一HBs阳性儿童中抗-HBsP/N值>10者155例(86.59%)。B组50例中8例检出HBVDNA。28例抗体P/N值>10者仅2例HBVDNA阳性(7.14%),而22例P/N值<10者就有6例HBVDNA阳性(27.27%)。结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不代表机体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判断是否有保护性免疫力应联系抗体滴度的高低。

  • 标签: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疫苗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的药学作用。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00例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临床各项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评分(1.05±0.34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7.18±2.10天)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治疗中,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可以缓解腹痛,提升疗效。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腹痛 镇痛药物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围手术中压力性损伤手术护理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因循证预后护理)与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危险评分、皮肤潮湿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外循环 压力性损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进行治疗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60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参照组6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分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冠心病患者 应用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医院就诊,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方案,评估两组干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78.05%(32/41),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7.62(41/42)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99,P<0.05);相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51(8/4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60,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 简介:阅读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文阅读是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整理分析最近十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发现,现代文阅读的题型、分值比例、材料选择等方面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无法适应高考变化,从而产生教学误区。本文具体分析了近些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现代文阅读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

  • 标签: 高考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代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治疗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且依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常规氨氯地平片治疗方案,观察组47例--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药学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更低,相比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明显更低,相比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

  • 标签: 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 高血压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视觉语法和图文关系角度研究儿童绘本《彼得兔的故事》,探究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加深对儿童绘本的理解,优化儿童绘本的译介和出版。

  • 标签: 多模态 儿童绘本 视觉语法 图文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 标签: 结核,肺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检查 溃疡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 标签: 结核,肺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检查 溃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