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患者转运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ECMO患者转运安全和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ECMO患者转运观察表格收集数据,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ECMO团队实施ECMO患者转运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和对患者可能造成的危险进行分类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共实施53例ECMO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共发生18例占33.96%,其中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21%(13/38),院际转运发生率为33.33%(5/15),在ECMO患者转运中无患者死亡。在ECMO患者转运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转运人员、转运设备和患者相关,各占1/3;其中用物不全4例占22.22%和蓄电池、电源问题3例占16.67%,这两种不良事件最为突出;按对患者造成的危险度分类,3级危险度的不良事件6例占33.33%。结论基于我院ECMO患者转运团队和转运流程实施ECMO院内转运和院际转运是安全可行的。但ECMO患者转运中发生高风险或危及生命的突发不良事件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ECMO团队规范培训,转运前进行充分评估,使用ECMO患者转运核查单,并严格执行各项转运流程及规范,可能会降低ECMO患者转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转运 危重患者 不良事件
  • 作者: 何蔡为 唐晓 孙兵 李绪言 王睿 李影 储慧文 王荔 童朝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市呼吸与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朝阳医院)100020(现在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0009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市呼吸与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朝阳医院)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34例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病例,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34例患者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82岁,中位年龄为61(48,69)岁。34例患者按是否在RICU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存活组24例,男17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65(55,70)岁;死亡组10例,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为53(50,58)岁。出现肺炎相关症状至入住RICU的中位时间为7(5,11)d,氧合指数为134(91,216)mmHg(1 mmHg=0.133 kPa),住RICU的中位时间为12(7,22)d。死亡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为9(7,12)分,显著高于存活组的4(3,8)分(P=0.018);死亡组出现肺炎症状至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为10(7,14)d,显著高于存活组的4(3,7)d(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升高(OR=1.461,95%CI为1.041~2.051,P=0.028)和出现肺炎症状至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延长(OR=1.293,95% CI为1.029~1.625,P=0.027)是RICU内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中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延迟与RICU病死率升高有关。

  • 标签: 军团菌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病房
  • 作者: 冯琳 梁立荣 史涤霏 刘秀荣 童朝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烟草依赖治疗研究室,北京100020,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北京 100048,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公众对戒烟相关信息的网络关注度及变化趋势。方法在百度指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提取关键词“吸烟危害”“戒烟”“二手烟”和“电子烟”疫情发生前(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和疫情发生后(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月度搜索指数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有关数据显示期间各关键词间的年度搜索指数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疫情发生前搜索指数的年度间线性变化趋势,采用单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疫情发生后搜索指数与疫情前均值的差异。结果2016—2020年“电子烟”的年度搜索指数最高(约146.5万),其次是“吸烟危害”(约88.4万)和“戒烟”(约78.0万),“二手烟”最低(约17.1万)。疫情发生前(2016—2019年)各关键词的搜索指数累计增长量为正,但年度变化线性趋势不显著(P>0.05);疫情期间(2020年),“吸烟危害”的搜索指数较疫情前平均水平显著下降(约79.4万比90.7万,P=0.011),“戒烟”(约59.1万比82.7万,P=0.172)和“二手烟”(约16.4万比17.2万,P=0.257)亦呈现下降趋势,但“电子烟”逆势上涨,超过疫情前水平(约182.5万比137.5万,P=0.010)。结论新冠疫情发生后多数戒烟相关信息的网络关注度下降,但“电子烟”的网络关注度骤增,亟需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及对科学戒烟方法的有效宣传。

  • 标签: 戒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百度指数 电子烟 控烟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的10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ARDS病例,根据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均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确诊。中位年龄为59(46,6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可伴有多器官受累。6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B型利钠肽升高,7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9例低钠血症,3例肌酐升高,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叶段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渗出影,5例伴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合并呼吸衰竭,6例使用有创机械通气。9例使用莫西沙星,1例使用阿奇霉素,中位住ICU时间为13.5(11,16.7)d,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9例患者完成1个月后随访,复查影像学均明显吸收。结论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合并呼吸衰竭和(或)多器官受累,对于有病禽接触史的重症肺炎,应考虑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能,可采用mNGS技术协助病原学诊断;本研究病例经合理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 标签: 鹦鹉热 衣原体,鹦鹉 衣原体,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