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型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 - 2020年,根据《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2019)》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相关情况,选择甘肃省12个历史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市)作为调查点,对全部具有饮用砖茶习惯的村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调查村饮用水氟含量、茶氟含量、人群茶氟摄入量、8 ~ 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和尿氟含量、成人氟骨症病情和尿氟含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12个县(市)的125个乡(镇),共调查860个村的8 625户居民。采集饮用水水样1 672份,村级水氟含量范围为0.01 ~ 1.81 mg/L,筛查出水氟含量> 1.0 mg/L的村6个;共采集各种茶样3 664份,总体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范围为31.88 ~ 1 643.40 mg/kg;有1 076份茶样氟含量≤300 mg/kg,砖茶氟含量合格率为29.37%(1 076/3 664)。12个县(市)有92个乡(镇)的496个村仍在饮用砖茶,村砖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1.21 kg,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为1.57 mg/d。在玛曲县、阿克塞县、天祝县和肃南县4个县发现有13个乡(镇)的31个村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 3.5 mg,涉及常住人口5 272户15 272人。在上述31个村检出氟斑牙患者65例,氟斑牙检出率为3.50%(65/1 856),主要为极轻和轻度病例;采集儿童尿样326份,尿氟中位数为1.44 mg/L。对2 189名成人进行了氟骨症病情临床调查,有明确氟骨症临床症状和(或)体征的123名患者进行了骨和关节的X线检查,检出X线氟骨症病例7例,检出率为0.32%(7/2 189),其中轻度4例、重度3例;采集成人尿样83份,成人尿氟中位数为1.83 mg/L。确定中度病区村2个,分别是天祝县安远镇野狐湾村和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确定轻度病区村4个,分别是天祝县抓喜秀龙镇代乾村、大红沟镇西顶村、旦马乡土塔村和阿克塞县阿克旗乡安南坝村。结论甘肃传统的饮茶型地氟病流行区大部分已达到控制水平,但局部地区茶氟暴露风险依然存在,亟待采取针对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氟化物中毒 氟斑牙 氟骨症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掌握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氟中毒(简称饮茶型地氟病)的流行范围、地理特征和受威胁人群等基础资料。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按照《2019年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各市(州)居民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选择有饮用边销茶习惯人群分布的甘南州、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4个市(州)的12个县(市)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包括各县(市)温度、海拔、乡(镇)数、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以村计)数、所辖人口数、民族构成、生产方式、边销茶饮用情况、茶氟含量等。茶氟含量检测参照《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并进行氟含量超标与否(> 300 mg/kg为超标)的评价。结果调查地点年平均温度范围为0.2 ~ 12.7 ℃,除舟曲县外,其余11个县(市)年平均温度均< 10 ℃;平均海拔高度范围为1 200 ~ 4 874 m,海拔高度> 3 000 m的县有6个(玛曲、天祝、肃北、肃南、阿克塞、碌曲)。12个县(市)总人口数为1 051 843人,有饮用边销茶习惯的少数民族492 597人,占46.83%(492 597/1 051 843);其中,藏族474 620人,裕固族10 152人,蒙古族4 660人,哈萨克族3 165人。在125个乡(镇)的860个村进行了边销茶饮用情况调查,调查率为79.48%(860/1 082),村边销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户边销茶饮用率为42.41%(3 658/ 8 625);从生产方式来看,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5个牧业县和半农半牧的天祝县的村和户边销茶饮用率均> 95%。共检测茶样3 664份,茶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有2 588份茶样氟含量> 300 mg/kg,占70.63%(2 588/3 664)。结论甘肃省仍存在大量饮用边销茶的人群,主要分布在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等低温、高海拔牧业县,受饮茶型地氟病威胁最大的民族为藏族。

  • 标签: 民族 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