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选择20世纪50年代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作为研究对象,认识民主改革的由来、内容及后果。文章介绍了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阶层构成及其特点,阐述了建国初年开展相关工作的困难,提出欲摧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必须开展社会改造,改天换地;分析了《宪法》颁布后彝区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即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愿意继续接受统治,彝族干部逐步成长并担任重担,社会改革的条件基本成熟。然而,改革行动尚在协商中,少数奴隶主发动叛乱,抗拒政府,反对改革。叛乱促使改革提前及加快,改变了和平协商改革的构想,改革与平叛同步进行。为了实现和平改革的构想,顺利完成社会改造的任务,中央决定实施“更加宽大”的政策,调整了相关的措施,但受到少数叛乱者的抵制。于是,彝区各级政府完整理解、全面贯彻中央指示的精神,迅速平息叛乱,开展了“复查补课”运动,于1958年5月完成了改革民主改革摧毁了奴隶制度,奴隶获得自由,翻身作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态,昔日奴隶分得土地、农具及耕畜等,焕发生产积极性;结束了过去家支林立的无秩状态,建立各级政权,发展了农村党团员,培养及任用彝族干部,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争取、团结、改造及安置了部分上层人士,形成了接受党的领导,爱国守法、争取进步的政治氛围。

  • 标签: 凉山彝族地区 民主改革 奴隶社会 社会改造 民族区域自治 彝族社会
  • 简介:夏克刀登(1900—1960)谱写了传奇的人生:从担任德格土司属下的涅巴起步,曾组织民众抵抗、阻止藏军在德格土司地界横征暴敛,进而驱逐藏军;1936年红四军来到甘孜等地时,他由“误会”转而拥护共产党,参加“博巴政府”、支援红军;在德格等地各地方势力矛盾恶化、水火难容之际,他于1947年公开宣称废除土司、取缔差役,得到民众拥戴,势力大增,解放前基本控制德格、白玉、邓柯及石渠等地:闻讯新中国成立,他即派人到北京献旗致敬;甘孜解放后,他主动要求建立藏族自治区,支援解放军经由康北进藏;甘孜藏区进行民主改革过程中,有过动摇,最终接受了民主改革

  • 标签: 夏克刀登 民族区域自治 支援解放西藏 民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