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根本,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因此,教材对于我们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集合了国家最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它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最适合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于教材的深度理解,并不能从中了解到编者想要通过教材提高学生能力的深刻用意,并没有使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因此,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剖析,并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

  • 标签: 新课标 小学数学 教材 解读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微创、规范化的外科手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胃癌微创外科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精准化手术的研究不断深入,规范化手术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精准诊断分期、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加速康复外科以及营养支持的全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发展,多项中国专家共识已经发布,有利于胃癌患者的康复,并使患者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的双重获益,但是对于复杂情况的精准治疗仍有争议,期望能达成共识以利于胃癌的规范化诊治。

  • 标签: 胃肿瘤 精准医疗 微创 手术
  • 简介:摘要胃癌是危害我国肿瘤患者的排在前5位的肿瘤,肿瘤转移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胃癌的胃周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主要转移途径,“第5转移”等理念的提出,使胃外科医生对胃系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规范化D2淋巴结清扫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可手术胃癌患者能否治愈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精准医学时代下的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中有关全胃系膜切除中规范化解剖、术式及注意事项等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见解,以供胃肠外科医生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精准医学 胃系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行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56例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切除术后未达到治愈标准追加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价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56例患者内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共44例(79%),其中有38例(68%)侵犯黏膜下层深度超过500 μm,切缘阳性33例(59%)。补救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6例(11%)有淋巴结转移,14例(25%)有肿瘤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深的黏膜下层浸润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 CI=1.000~1.002,P=0.03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21%),出现腹腔或吻合口出血需要手术干预者3例(5%)。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中高危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追加手术是有必要的;腹腔镜补救手术是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患者安全可行的补救方式。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检查 淋巴转移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微创、规范化的外科手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胃癌微创外科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精准化手术的研究不断深入,规范化手术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精准诊断分期、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加速康复外科以及营养支持的全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发展,多项中国专家共识已经发布,有利于胃癌患者的康复,并使患者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的双重获益,但是对于复杂情况的精准治疗仍有争议,期望能达成共识以利于胃癌的规范化诊治。

  • 标签: 胃肿瘤 精准医疗 微创 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不需要复杂的消化道重建,临床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近几年国内外LDP相关的文献报道,总结LDP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胰体尾切除术 胰体尾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SD的255例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同时性癌、异时性癌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果255例EGC患者中,分化型EGC(D-EGC)组175例,未分化型EGC(UD-EGC)组8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171例,超出ESD扩大适应证84例。255例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2.0%),同时性癌5例(2.0%),异时性癌6例(2.4%)。D-EGC组患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1.7%,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P=0.675)。D-EGC组和UD-EGC组同时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1.2%,异时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3.4%和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GC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3%,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9%,P=0.236)。D-EGC组患者的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 P=0.156)。结论ESD治疗EGC的远期疗效好。EGC患者ESD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异时性癌的发生,这些病变再次实施ESD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发生后,各省市纷纷启动一级响应,肿瘤患者的正常诊治受到较大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差。疫情期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面临着巨大考验。在充分认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特点的基础上,疫情期间适时地转变治疗策略,采用更加合理的治疗方式,以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胰体尾切除术的161例胰体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DP组(43例)和ODP组(118例)。对比LDP组和ODP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和术后炎症指标,分析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LDP组和ODP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D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94.19±241.83)ml,明显少于ODP组[(315.17±295.94)ml,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为(3.00±0.72)d,明显短于OPD组[(4.05±0.97)d,P<0.001];LDP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为(3.14±1.01)d,明显短于OPD组[(3.55±1.05)d,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为(3.88±1.61)d,明显短于OPD组[(5.11±1.56)d,P<0.001];LDP组患者的拔除引流管时间为(8.44±1.93)d,明显短于ODP组[(9.82±3.70)d,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65±3.57)d,明显短于ODP组[(11.99±6.57)d,P<0.05];LD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8.65±55.45)min,虽短于ODP组[(171.23±65.6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组患者非胰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与OD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 P>0.05);LDP组患者胰瘘的发生率为16.3%,与OD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P>0.05);LDP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6%,与OD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P>0.05)。LDP组和ODP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相关炎症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ODP手术比较,LDP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延长手术时间。LDP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短期临床效果优于ODP。

  • 标签: 胰体尾肿瘤 腹腔镜 远端胰体尾切除术 短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胃部分离断后胃肠吻合术(TLSPGJ)治疗胃癌合并胃输出道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完成的9例TLSPGJ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3.3±5.0)ml,手术时间为(103.3±10.6)min。全部患者术后第1天可进食清流食,术后排气时间为(3.1±0.8)d,术后住院时间为(5.4±1.1)d。9例患者出院时均可耐受半流食,且围手术期未发生出血、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结论TLSPGJ可有效治疗胃癌导致的胃输出道梗阻。

  • 标签: 胃肿瘤 姑息手术 胃部分离断胃空肠吻合术 胃输出道梗阻
  • 简介:外科手术是人类对抗疾病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但作为有创操作,手术在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并且可能成为其他疾病发生的隐患。早些年,手术切除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切除后的残胃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状态。如今,良性溃疡行胃切除手术大大减少,而因肥胖和糖尿病接受袖状胃切除术及胃转流术日益增多。另外随着胃癌的诊治水平升高,早期胃癌患者逐渐增加,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所提高。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些患者都将面临一个严重的威胁——残胃癌。

  • 标签: 残胃癌 胃术后 潜在威胁 手术切除后 胃癌患者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