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颈侧小切口施行甲状旁腺探查、切除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21年4月至11月行颈侧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49.32±13.79)岁,范围为28~86岁,所有患者术前以彩超引导纳米碳注射定位肿大甲状旁腺。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颈侧小切口入路甲状旁腺切除3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9例(包括双颈侧小切口切除2例,单侧甲状腺包块切除+肿大甲状旁腺切除2例,巨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1例,单纯局部麻醉下切除1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双颈侧小切口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12例(包括双侧甲状腺包块切除+双侧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2例,局麻+颈丛神经阻滞下切除2例,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1例)。其中原发性甲旁亢和继发性甲旁亢的平均手术时间(54.74±27.71、74.14±31.73)min、平均中出血量(8.11±5.05、14.43±10.94)ml、平均术后引流量(14.37±24.64、26.36±32.87)ml、平均术后甲状旁腺激素(11.59±16.46、26.65±56.38)pg/ml、平均住院时间(10.00±5.09、10.96±4.5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2%、0%)。结论颈侧小切口甲状旁腺探查或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式既可避免对甲状腺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也可同时完成甲状腺探查甲状旁腺探查。可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充分评估后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局部麻醉 颈侧小切口 甲状旁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 简介:摘要随着血钙及甲状旁腺素(PTH)等各种实验室检查技术的发展,大量无症状或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得以早期诊断。PHPT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目前部分PHPT,尤其是多数正常血钙型PHPT,并非原发,可能是长期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相对低血钙,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以代偿性调节钙磷平衡。在初期处于可逆阶段时,可经内科药物纠正;如任其发展,长期的低钙刺激将导致甲状旁腺过度增生甚至瘤变,而形成所谓的PHPT,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临床上对此重视不足。在体检人群中常规进行骨密度及钙镁磷、25-羟维生素D、PTH等骨代谢指标的筛查,有利于骨代谢疾病、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防治。同时,应注意识别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或)钙补充不足刺激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前期"阶段,对它的积极干预是避免发展成"PHPT"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旁亢 低血钙型继发性甲旁亢 正常血钙型继发性甲旁亢 甲旁亢前期 低血钙型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正常血钙型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 简介:摘要预后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其基本治疗措施,人们对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比较熟悉,但对其术后骨饥饿综合征及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却关注不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故本文将探讨甲状腺癌术后骨饥饿综合征及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的病因、危害及其诊断与防治。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维生素D缺乏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负钙平衡 骨饥饿综合征
  • 简介:摘要维生素D缺乏/不足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在乳腺癌患者中表现突出。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其缺乏或不足与骨骼疾病及多种骨外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血钙过低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继发性甲旁亢")的主要原因,但因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常被忽视。乳腺癌患者因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系统治疗及月经状态变化的影响,骨健康问题明显。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旁亢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骨骼健康问题。故应加强乳腺癌患者血钙、甲状旁腺素及骨代谢指标的检测,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重视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甲旁亢的防治,关注患者骨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乳腺癌 维生素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健康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据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临床中发现一些原发性甲旁亢可能是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所致的继发性和三发性甲旁亢,并成为临床中常见的甲旁亢类型。我国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但维生素D缺乏/不足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长期相对低血钙水平将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量的甲状旁腺素,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甲旁亢前期)并可逐渐演变为继发性甲旁亢,破坏骨质释放骨钙入血,致全身多器官组织病变。通过钙镁磷、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等骨代谢指标和甲状旁腺超声的筛查可早期发现甲旁亢前期和甲旁亢,早期予以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变"不可防、不可控"为"可防可控"。倡导骨代谢指标和甲状旁腺超声的健康筛查,加强钙剂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和亢进症的防治,人群中骨健康状况、泌尿系结石、转移性血管钙化及全身钙质异常迁徙沉淀等病变将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前期 钙剂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继发性甲旁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