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措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强化患者对自我护理责任感的意识,从而自主提高和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进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自我效能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风险感知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选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HFHD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慢病风险感知量表,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FHD患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HFHD患者中风险感知总分为(47.30±1.63)分,处于较高的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身体诊疗风险(20.42±1.52)分、经济风险(16.85±1.20)分、社会心理风险(9.56±1.55)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理弹性、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均是HFHD患者风险感知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当前,HFHD患者风险感知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年龄、性别、社会支持、经济条件、心理弹性与HFHD患者风险密切相关,临床需提高重视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患者风险感知程度,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风险感知 危险因素 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