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脑血管功能积分与10年首发脑卒中风险对照表,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提供新的手段。方法2003年初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建立了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基线调查时以统一的问卷对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脑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基线调查分别于2003年4—6月和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完成,以后逐年随访脑卒中的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31日。按基线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分组,统计首发脑卒中的10年累积发病率,建立积分-风险对照表,评估不同分值段10年首发脑卒中风险,分析脑血管功能积分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强度。结果纳入研究的队列人群共计10 565人,随访(10.26±2.00)年,随访期间发生首发脑卒中350例。男女首发脑卒中10年累积发病率均随着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而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χ²=296.125,P<0.01)。10年首发脑卒中发病风险高于5%和高于10%对应的脑血管功能积分的界值男性分别为<70分和<40分,女性分别为<30分和<20分。脑血管功能积分按25分1段分组,从上而下各组首发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分别为1.9%、4.7%、10.8%、15.2%,女性分别为1.6%、4.4%、4.8%、11.4%;与积分值≥75分组比,积分值后3段的相对危险度(95%CI)男性分别为2.61(1.67~4.07)、6.46(4.22~9.89)、9.74(6.53~14.52),女性分别为2.82(1.93~4.12)、3.15(1.99~4.99)、8.12(5.65~11.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筛选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分别为脑血管功能积分、年龄、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和吸烟史,其中脑血管功能积分的作用最强。结论首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着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而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脑血管功能积分能够预测10年首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卒中 队列研究 脑血管功能积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减影C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减影C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减影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减影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减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减影CTA技术,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数字减影 CTA 脑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共计52例即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n=26)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26),统计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参照组,其他状态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恢复状态,效果显著。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医学药物的不断研发发现,黄芪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治疗动脉硬化、保护机体血管内层皮细胞,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以及心脏的排血量,此药物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患有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心理衰竭、冠心病等疾病中,其功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此,本文根据黄芪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关研究1。

  • 标签: 黄芪防治 心血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评估特定生化指标在早期识别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了100名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如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等)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联。研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健康检查,另一组除了常规检查外,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生化指标检测。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这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接受详细生化指标检测的组别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上更为有效。特定生化指标(如高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这一组别在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临床检验诊断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详细的生化指标检测,可以更有效地识别高风险人群,从而采取早期预防措施。这些发现强调了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采用综合临床检验诊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预防 临床检验诊断 生化指标 高敏C反应蛋白 早期风险识别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并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许多挑战和难题。心血管护理工作的危险因素和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是一项重要课题。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能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未来的护理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机制,以及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护策略,为心血管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心血管护理工作 危险因素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波动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D中心稳定透析>3个月并规律随访至少1年的PD患者资料,使用Hb周期性法根据透析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较基线变化绝对值的平均值分为低波动组(≤10 g/L)、中波动组(>10~20 g/L)及高波动组(>20 g/L),比较各组之间的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方程分析3组患者Hb波动与心血管相关死亡、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及相关文献,将患者按研究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时的Hb水平分为达标组(Hb≥110 g/L)和未达标组(Hb<110 g/L),采用Cox回归分析法比较两组Hb平均波动水平与心血管相关死亡的关系。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PD患者Hb波动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67例PD患者,男性160例(59.93%),年龄(52.66±13.72)岁,中位透析龄37(21,61)个月。患者基线Hb(透析前)为(80.16±14.89)g/L,研究结束时Hb为(105.34±22.08)g/L。与低、中波动组比较,高波动组体重指数、基线Hb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低波动组相比,中、高波动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较低,高波动组尿素氮水平较高(均P<0.05)。与中波动组相比较,高波动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多(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以心血管相关死亡为研究终点事件的生存率(Log-rank χ2=2.961,P=0.228)及整体生存率(Log-rank χ2=0.735,P=0.6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血肌酐、血白蛋白后,Hb平均波动越大,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越低(HR=0.972,95%CI 0.947~0.999,P=0.040);在未达标组人群中,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Hb波动大仍是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低的保护因素(HR=0.946,95%CI 0.903~0.992,P=0.022),但与全因死亡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波动与尿素清除指数(B=4.682,95%CI 2.480~6.884,P<0.001)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B=0.001,95%CI 0~0.001,P=0.003)呈正相关,与基线Hb水平呈负相关(B=-0.554,95%CI-0.651~-0.457,P<0.001)。结论在较低的Hb水平(Hb未达标)PD患者人群中,高Hb波动度是心血管相关死亡的保护因素。在贫血治疗中,相比于Hb波动因素,采取合理的方案及时纠正贫血至达标水平,对降低PD患者心血管相关死亡的影响更大。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血管疾病 预后 血红蛋白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6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疾病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神经症 心可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氯沙坦钾片和安博维)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氯沙坦钾片和安博维的显效率分别为54.04%(107/198)、59.06%(101/171);有效率分别为44.94%(89/198)、有效率为39.18%(67/171);无效率分别为1.01%(2/198)、1.75%(3/171);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7/360)。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不良反应较低。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社区公共卫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社区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观察,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接受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判定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防治效果。结果:经判定与组间比较,可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社区公共卫生护理的应用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防治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
  • 简介:摘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血管发育障碍性疾病,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报道1例合并高心排血量所致单纯性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HHT,应用贝伐单抗治疗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以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老年心血管病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