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与传统的正循环法相比,明显提高了清效率,打破了正循环法只能用在中小直径桩的局限性。与气举反循环法相比,其施工工艺更简单,所需人工较少。

  • 标签: 后压浆  管路清孔方法  螺旋清孔器
  • 简介:摘要在金属矿山的地下开采中可以依据不同地质条件利用深爆破技术,通过多段微差爆破来进行开采。可以有效降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的事故率、提高开采安全性,并且提高综合效益与生产效率、降低开采时间、改善作业条件。

  • 标签: 金属矿山 地下开采 深孔爆破
  • 简介:摘要在我国许多油田都属于低渗透油田,这种油田的采收率比较低,开发难度也较大,常出现注水开发不均匀的问题;因地层物性较差,难以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文章就以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效果与采收率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周庄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与采收率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周清庄油田 低渗透油藏 注水效果 采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椎间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经椎间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痛觉评分量表(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VAS评分(1.11±0.21)分,低于对照组的(3.13±0.75)分(t=16.808,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病症状评分(17.67±2.16)分,高于对照组的(14.28±2.31)分,而NDI评分(7.54±2.66)分,低于对照组的(12.44±4.08)分(t=6.947、6.52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46.52±3.25)°和后伸活动度(47.32±2.61)°,高于对照组的(41.02±2.65)°和(42.36±2.80)°(t=8.500、8.398,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4.29%)(χ2=5.143,P<0.05)。结论经椎间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颈椎病症状及颈椎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高能量冲击波 常规康复 疼痛 颈椎病症状 颈椎功能障碍 颈椎活动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残余感染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观察组)实施单孔腹腔镜腹膜后创引流术。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创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肠瘘、切口疝、胃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患者随访6.0~48.0个月,观察组无新发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新发糖尿病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腹膜后创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炎 感染坏死性 腹腔镜 清创引流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报道3例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导丝断裂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本组3例患者术中导丝断裂均发生在置入软组织扩张器械时且均听到了明显的异响。导丝的断裂均经C-臂透视得以证实。结果 3例患者中断裂的导丝均被完整取出。第1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位于切口附近筋膜层位置,用血管钳沿穿刺方向予以钳夹取出;第2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在C臂透视下用常规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第3例患者断裂的导丝尾端在椎间镜直视下用镜下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结论 操作不规范、器械老化及患者个体肥胖、肌肉发达等均是椎间镜术中发生导丝断裂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导丝断裂,首先要确认导丝断端尾端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及方法将断端予以取出。

  • 标签:   椎间孔镜,并发症 导丝断裂